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0.185.147
  • 學位論文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作為企業與藝術中介組織之研究

NCAF(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as Intermediator between Business and the Arts

指導教授 : 陳其南
共同指導教授 : 蘇昭英(Chau-Ying Su)

摘要


當認同藝術具有反映與揭露社會現實,以啟迪與激化個人意識的功能時,同時也需接納此一無法藉由自由市場存活的領域,必須仰賴社會援助的處境,而經常被訴諸支援的對象便是政府與企業。然而諸多批判理論均指出藝術、政府與企業三者間具有矛盾的本質,因而對政府與企業資助抱持懷疑甚至排拒的態度。本研究嘗試以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推動企業贊助藝術之經驗為例,說明一個克盡職守且具備反思與批判力的文化行政者/組織,即能對上述矛盾情境產生調和的作用;此一結果也反映出,文化行政者/組織在社會或文化藝術領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必須自我期許的各種面向。 相較於美、英及日本等國家先出現蓬勃之企業贊助現象,之後才有政府介入藝術補助以及推動企業贊助藝術的行動,台灣於此領域的發展頗為特殊。由於台灣企業贊助藝術的現象並不普遍,因此相關領域主要仰賴政府資助。與此同時,由政府為補助藝文而成立的國藝會,也因為經濟環境的變化導致補助資源的侷限,進而積極尋求企業的贊助。自2003年開始,藉由藝企平台機制的應用與國藝之友組織的營運,國藝會一步步深入推動企業贊助的領域中。 作為一個憑藉公共資源所成立的文化組織,國藝會具備一種銘刻於內在的政治需求,其被期待在藝文領域中創造出為公眾所使用與佔有的更民主的形象,此一背景也促使其自我型塑為藝文領域的服務性組織,因而願意嘗試任何有利於藝文發展的規劃與行動。而在尋求企業贊助的過程中,國藝會除善用其組織屬性上的優勢,以調動企業贊助的行動與方向之外;亦在個別計畫的執行上,具備掌握自身主體性的反思能力,以保障實踐的方向符合組織的價值判斷與使命;同時也能在開放的態度下,獲致各項文化技術的學習與開發。 國藝會與生俱來的組織屬性,既是引發其涉入推動企業贊助藝術的起源,也成為其推動相關領域的優勢,更是其從事相關實踐時的主體意識。然而,有些吊詭的是,這項獨特的組織特質,卻也成為其在相關領域無法積極拓展的重大限制。當國藝會的實踐經驗,已透露出一種文化技術規劃的可能性時,其未來的發展將繫於組織內部及政府對其認知與肯定的程度,進而才能在突破目前的限制下,獲致進一步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江明修、陳定銘(1999)。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在江明修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頁215-267)。台北市:智勝文化。
林佩宜(2008)。企業贊助藝術活動中合作模式之研究—以英國藝術與企業協會「新夥伴」計畫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靜吉(2007)。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民國85年至民國94年表演藝術類補助效益分析,承辦單位: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偕同主持人:溫慧玟、王文儀。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Frédéric Gros(2006)。傅柯考(Michel Foucault)(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譯)。台北市:麥田出版。(原作2004年出版)
Adorno, Theodor W. (1991). Culture and administration, in J.M. Bernstein (ED.), The Culture Industry -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pp.93-113). :Routledge.

被引用紀錄


李孟融(2013)。分級獎助計畫對表演藝術團隊營運之影響 以小規模戲劇團隊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3.00191
宋郁芳(2013)。從社會交換理論探討藝企合作中介者之角色-以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3.00048
侯曉君(2011)。臺灣紀錄片製作資助來源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1.00061
施惠文(2017)。藝文補助政策下的自主與多元—以國藝會、文建會戲劇類常態性補助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623
陳佑琳(2010)。藝術作為社會實踐的平台: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09092010020715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