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160.133.33
  • 學位論文

依違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台灣六○年代本省籍現代派小說家的「鄉土」想像

指導教授 : 呂正恵 李貞慧

摘要


本論文從過去文學史的斷代書寫出發,透過重新檢視台灣六○年代的文學版圖,以及被視為現代派作家的小說,可以得知六○年代的台灣文壇並非全盤西化,而是具備了相當程度的「現實性」與「在地性」。這些小說反映了新舊交替時期、中西文化相逢的劇變時代之「過渡性」,也具體呈現了「現代」與「傳統」的激烈衝突。 六○年代是台灣「現代化」的發軔期。1951年至1965年的美援,為台灣戰後的民生物資與經濟建設帶來重大貢獻,「美國」代表著「富有」、「進步」,因此「西化」和「現代化」、「美國化」劃上等號。「現代主義思潮」的勃興可說是「美援文化」的一環,以「反傳統」作為核心思想。弔詭的是,那些被視為現代派的作家,他們以現代主義形式與技巧創作,但在他們的小說中,「鄉土」卻經常是縈繞文本、揮去不去的魅影?筆者希望從六○年代小說的「鄉土性」分析出作家「當時」對於「鄉土」的想像為何?並且從他們的「鄉土想像」推知,六○年代知識份子置身於轉型社會,他們前衛、進步的精神世界與外在社會的生活層面不能協同,造成對「現代」與「傳統」的依違態度。 本論文討論了陳若曦、七等生、王禎和、陳映真、黃春明、施叔青、李昂等七位本省籍作家的小說文本。他們融合了現代主義技巧與鄉土題材的小說,不僅有別於其他時代小說的美學表現與藝術特色,更是六○年代台灣社會的縮影,兼容「新」與「舊」、「中」與「西」、「變」與「不變」。筆者從「城鄉交流」、「傳統信念與現代理性、自由觀」以及「新舊世代的婚戀性愛」這三大主題架構出「傳統」與「現代」的罅隙,藉由細緻的文本分析閱讀出不同作家對「鄉土」的不同態度。在這七位作家的「鄉土想像」中,可以看見第三世界國家與知識份子,在「傳統」的生活情境中追求「現代化」,而產生出來的「過渡性」與「交混」(hybridity)狀態。

參考文獻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7年。
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年。
葉石濤,《台灣新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1987年。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臺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 〉,《中外文學》34卷10期(2006.03),頁125-154。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中外文學》30卷3期(2001.08),頁92-113。

被引用紀錄


翁智琦(2011)。八○年代小說史脈絡下的鄉土喜劇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2fNTHU.2011.00255
鄧倩如(2009)。雙面翻譯—論《玫瑰玫瑰我愛你》的跨文化與跨語際交換〔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09.00940
陳筱筠(2008)。戰後台灣女作家的異常書寫:以歐陽子、施叔青、成英姝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002201314300934
楊采陵(2009)。家鄉的三重變奏──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台灣書寫〔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111200916053324
許君如(2010)。一九六O年代台灣學院派本省籍女作家成長小說研究──以陳若曦、歐陽子、施叔青、李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0052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