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03.235.24
  • 學位論文

跨時代的「皇民文學」作家--陳火泉研究

A ”Ko-Min Literature” writer under different eras:A research on Chen,Huo-Quan

指導教授 : 王惠珍

摘要


本文以目前被台灣文學界視為「皇民文學」作家代表之一的台灣日語作家陳火泉為主要研究對象。陳火泉於日治時期戰爭期被視為皇民文學樣板作家,活躍於戰時下的台灣文壇,但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當其他同樣被稱之為「皇民文學」作家的台灣日語作家,諸如王昶雄或周金波,受中國民族主義的政治思維和台灣文學場域生態震盪改變,因此消失於文壇時,他則無論歷史發展如何變化曲折,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壇位置,未曾消逝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中。如此的成就,在當時的戰前日語作家群中實屬少數,可見陳火泉的文學經歷異於其他戰前台灣日語作家,更不同於其他皇民文學作家的文學歷程,確實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因此本文試圖在考察陳火泉一生的文學活動軌跡之餘,將他置於台灣各時期文學場域型態與變化中,以期掌握一位戰前「皇民文學」作家,如何在不同時代、政治環境的變遷中,不懈地實踐他的作家夢。 本文試圖透過作家各時期文學活動的縱向歷時性梳理,配合橫向開展出來的各時期台灣文學場域變化狀況,針對陳火泉一生生命歷程和文學活動進行討論。首先第二章討論陳火泉於日治時期從默默無名的專賣局雇員,到小說〈道〉被刊登因而躍上文壇成為作家的過程。這個機緣可說是開啟陳火泉小說家旅程的契機,成為其文學創作生涯中的第一個里程碑。接著,分別梳理50、60年代的文學場域環境,並且在概述文壇的權力板塊分布後,探討陳火泉在50、60年代的文壇位置、處境及其作品特色、使用的創作手法,試圖理出其作品與同時代文學潮流的關係,以及促成其1968年之後休筆十年之原因。最後,討論70年代末當他重新復出文壇後,文學創作上的斷裂現象與「媒體」、「大眾文學」之間的關係,同時也藉由重新閱讀和比對〈道〉的戰前戰後的各種版本,與當時「皇民文學」論爭的參與者進行對話,試圖剖析這篇小說的實質內涵在不同的時代下,如何被各種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翻弄、利用,同時藉此重新省視研究者觀看和評價「皇民文學」的態度。 期待透過本研究可以開展出更多觀看陳火泉,甚至是其他台灣文學作家的不同研究視角。

並列摘要


This research focus on a Taiwanese writer Chen,Huo-Quan, who is regarded as a ”Ko-Min Literature” writer by Taiwanese academic circle. When war went over, KMT government with Chinese nationalism arrived in Taiwan, most of the Taiwanese writers, include “Ko-Min Literature” writers , who have went through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y, as a result of many reasons made them couldn’t proceed to write. However, even if Chen,Huo-Quan is a “Ko-Min Literature” writer, he didn’t disappear from the literary circles, but also keep writing until 90’s. It’s a special case of Taiwanese writers. So this thesis try to explore the life of Chen,Huo-Quan, and furthermore put him into differend kind of the culture fields, to understand that how a ”Ko-Min Literature” writer achieved his dream of literature under different eras. This thesis also expect to launch more viewpoints of Chen,Huo-Quan and other Taiwanese writers.

並列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柳書琴,〈誰的文學?誰的歷史?--日據末期台灣文壇主體歷史詮釋之爭〉,《新地文學》,第4期,2008年6月,頁38-78。
曾巧雲,〈從譯腦到殖民地經驗的再翻譯--初探跨語世代的後殖民翻譯〉,《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2期,2011年4月,頁135-161。
余霖,〈從一綱多本談教育改革〉,《台灣教育》,第641期,2006年10月,頁10-13。
王惠珍,〈戰前台灣知識份子閱讀私史--以台灣日語作家為中心〉,《台灣文學學報》,第16期,2010年6月,頁33-52。
王惠珍,〈殖民地文本的光與影:以〈植以木瓜樹的小鎮〉為例〉,《台灣文學學報》,第13期,2008年12月,頁205-24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