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15.31
  • 學位論文

紀實與虛構:鴉片戰爭期間臺灣殺俘事件研究

指導教授 : 黃一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清治前之福爾摩沙,恰正位於多條世界航線交會之地,在此背景下,臺灣之完整輪廓乃逐漸浮現於世界歷史圖卷;便是在此一深具「國際交流性格」的北臺海岸,構築了日後上演鴉片戰爭期間「臺灣殺俘」事件的歷史舞臺。 道光廿一年八月十三日(1841年9月27日),臺灣守軍報告於雞籠擊破一艘英國運兵船「吶爾不噠」號,除俘獲大批英人外,更撈獲礮械圖冊多件。當道光帝接獲捷報,一時喜出望外,所有在事出力人員均各有封賞。道光廿二年正月廿四日(1842年3月5日),復有一艘雙桅英船「阿吶」號擱淺於臺灣大安港,五十餘名英人束手就擒,清廷乃對所有相關人員再次優加封賞。總計前後兩次擊破英船,臺灣守軍共獲英俘達一百八十七名,而這些俘虜,或亡故於移監途中與牢獄之內,其餘則大部分於1842年8月間加以正法,只餘少許倖存。戰爭期間此一插曲,道光皇帝初則將其視為振奮人心的一大勝利,對於臺灣相關有功人士從優議敘。孰料,其後隨著戰局之演變與談判的進行,遂不得不屈從於英方抗議,而對當時主司其事的臺灣鎮達洪阿、臺灣道姚瑩施以懲處。 本研究發現,對於事件中舉凡來臺英船性質、「臺灣大捷」始末真相、臺灣官方對待戰俘方式、乃至於有無違犯國際法等關鍵環節之種種爭議,臺英兩造說詞皆互有隱諱扭曲,融合了紀實與虛構,呈現出各自所認知的事件圖像。首先,就來臺英船屬性而言,本研究已論證,雖則璞鼎查強力控訴臺灣鎮道欺飾冒功,無故虐殺英國遭難商船水手,然而事實上當兩船出現於臺灣洋面時,其性質皆難以定義為單純民間商船;其次,就「臺灣大捷」真相而言,可確認兩船皆係於航行途中,因風候不佳而擱淺北臺海岸,並非意在犯臺。此外,就璞氏抗議中所謂「違反國際法」一節討論之,則當1840年代鴉片戰爭之時,國際間實尚未有一真正所謂通行之國際公法,故臺灣官方殺俘之舉於法理上並稱不上犯法。 鴉片戰爭前後,本已逐漸隱沒於歐人知識系譜中之福爾摩沙島乃再度吸引中外目光。先是出版於廣州之英文期刊《中國叢報》大幅報導臺島風土與臺灣殺俘事件,而後待殺俘事件傳回英倫,當時發行量廣大之週刊《倫敦畫報》更特為刊載專文,詳細介紹福爾摩沙島概況,以及此一事件之相關背景。又日後兩部「阿吶」號生還水手日誌出版,其中對於臺灣風土民情的種種記述,尤其是針對囚禁生涯間耳聞目見情事之記載,透過書籍傳播,對英國各界而言,福爾摩沙之形象已漸漸由遠及近。十九世紀中葉後,舉凡倫敦畫報特約記者圖文並茂的多篇報導、英國海關官員與自然學者的島嶼紀行,皆在在有助於建立由虛構走向紀實的臺灣意象。此時英人眼中之臺灣島,已不只是由種種傳聞所形塑的朦朧印象,而開始建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然此一英人對於福爾摩沙意象的形塑過程中,既難免有誤讀的成分,也存在英人主觀的理解。

關鍵字

鴉片戰爭 臺灣殺俘 姚瑩 倫敦畫報 海難

參考文獻


許毓良,〈紙上談兵——清代臺灣軍事史研究綜述〉,《史耘》,第6期(2000),頁105-132。
張譽騰,〈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在臺灣的自然史調查經過及相關史料〉,《臺灣史研究》,1卷1期(1994),頁132-151。
莊吉發,〈故宮文獻檔案與清代臺灣史研究〉,《臺灣史研究》,2卷1期(1995),頁161-175。
莊雅仲,〈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4卷3期(1993),頁59-79。
陳秋坤,〈晚清法律與地方社會——以十九世紀臺灣北部為例〉,《臺灣史研究》,2卷1期(1995),頁205-212。

被引用紀錄


謝宗佑(2018)。民變、豪強與官府:十九世紀臺灣林萬掌家族的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800115
莊勝全(2009)。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303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