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07.96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 要 本研究採?與觀察法探討一位小幼兒玩躲貓貓遊戲的?為,並試圖詮釋她想法中的躲貓貓遊戲及她在遊戲中?解他人心??態的情形。研究者從自己?兒七個月大起至她十八個月大期間和她玩躲貓貓遊戲,觀察她在躲貓貓遊戲中的反應。 結果發現,她在躲貓貓遊戲中的?為可分為三個階段,最初為「觀察」,接著是「初步?與互動」,最後是「主動玩躲貓貓遊戲」階段。 她在「觀察」階段,主要的遊戲?為為注視及觀察、微笑及笑出聲。在「初步?與互動」階段,她在?同的躲貓貓遊戲情境中選擇性地發出笑容,出現重複拿開遮蔽物、模仿拿起放下遮蔽物及能預測遊戲對象臉再?出現位置的情形。在「主動玩躲貓貓遊戲」階段,約從十二個月大起,她先「?習操?遮蔽物」就地取材地遮住臉,並開始對遊戲啟始訊號一ㄠㄣ有所回應。在十四個月大左右她對「?習遮眼」產生興趣,她先學習為遊戲對象遮眼,再?習以手或手臂遮住自己的眼睛,並在躲藏中?出一隻眼睛觀察遊戲對象。十七個月大起,她出現躲到家具旁的躲藏遊戲,但她仍會調整位置以?觀察遊戲對象的反應。此時,她在遮眼及藏身躲貓貓遊戲中能躲藏一段時間,並出現短暫抑制?出自己的情形。 她玩遮臉躲貓貓遊戲時,會重複出現注視與觀察、發出笑容與笑聲、拿開遮蔽物、重複玩及對一ㄠㄣ有回應等特質;從她獨特的躲貓貓遊戲玩法?,可以看出她似乎以為只要她遮住眼睛,就是在躲藏,別人就看?到她。 從她遊戲中的反應,可推敲出她在十個月大出現預測遊戲對象臉出現方位的能?;在她十二個月大時,瞭解遊戲對象有意啟始遊戲的意圖;十?個月大左右,她?能主動扮演躲藏者—抑制?出,?讓遊戲對象看到。這些現象可能隱含著她在十?個月大前,已能初步?解他人的意圖,並預測他人的?動。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infant peekaboo theory of mind

參考文獻


Bell,S.M.( 197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object
sibling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unction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U.K.,U.S.:Wadsworth.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erential nature of visual
percep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Boston

被引用紀錄


張瑜軒(2010)。ㄧ位嬰兒玩躲貓貓遊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8427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