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0.203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雖然過去對現代漢語方位詞的多義性研究受到認知語言學家G.Lakoff(1980, 1993)、M. Johnson(1987)、R. Langacker(1987)、Z. Kövecses(1987) 等人啟發已取得豐碩成果,然而對於現代漢語「下」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動後成分「下」的語法意義至今仍有爭議,並且,多數研究忽略不同語法範疇間深層的語義連結,以至於基本語義與引申意義的界線不明。 基於上述,本文從認知語義觀點重新檢視過往對現代漢語「下」的語義研究,藉由Langacker(1987)提出的atemporal relation與process relation架構,將「下」的語義區分為靜態關係與動態關係兩大語義系統。嘗試從認知語義角度,以認知語言學的若干理論包括形象圖式、隱喻、轉喻、理想化認知模式等描繪方位詞「下」的多義現象。並採用呂叔湘(1951)與鄧守信Teng(1977)的架構界定動後成分「下」的語法範疇,以失去詞彙意義的動後成分為「動助詞」,並探討動助詞「下」的語法意義及其語義特徵。此外,還描繪兩個語義系統間的內部連繫,揭示兩者之間詞類轉換的認知機制,最後在此根基上探討其相承的延伸語義。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首章是緒論,闡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架構;二章為歷來相關文獻的介紹與整理;三章以形象圖式理論考察方位詞「下」的基本方位意義,並從中分析方位詞「下」各種義項之間的遠近關聯;四章則依次分析動詞「下」、動後成分「下」的語義特徵,描述內在的語義連繫,其次揭示從方位意義到動態意義之間語義演變的認知基礎;五章接續討論「下」的延伸意義與其間運作的認知過程;六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的研究成果並提出相關研究限制與建議。

關鍵字

一詞多義 形象圖式 隱喻 轉喻 動助詞

參考文獻


Su, Lily I-wen & Liu, Hsiu-min.(1999). Metaphorical Extension and Lexical Meaning. In papers from The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Taipei.
陳怡靜(2004)。現代漢語動詞動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碩士論文。台北:台
蔡佩庭(2005)。現代漢語「開」與其延伸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
黃琡華(2004)。現代漢語動助詞之語義與教學。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
李明懿(2000)。現代漢語方位詞「上」的語義分析。碩士論文。台北:台

被引用紀錄


莊雅棠(2010)。現代漢語「好」的語義、句法及語用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13618
王怡權(2011)。以德語為母語之漢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的中介語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50455
林倩如(2012)。漢語可能構式「V得/不C」之探究及其教學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317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