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87.121
  • 學位論文

布拉姆斯《F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之分析與詮釋報告

指導教授 : 葉孟儒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在1833年5月7日生於德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在音樂上最明顯的影響便是作曲家們紛紛力求創新,在樂曲中展現自由的幻想及表現自我的風格,鋼琴作品中以個性小品(Character pieces)廣受歡迎,布拉姆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或許因為所受教育的關係,也或許是個性使然,他堅持走自己的路而不隨波逐流,仍依循著古典時期的傳統架構寫下三首鋼琴奏鳴曲。 本論文依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為例,透過本文第三章探討其作曲手法的特色;並於第四章根據費許所著《布拉姆斯與其發展中的變奏原則》中討論布拉姆斯擅長的「發展中的變奏」(Developing Variation)分析本作品的樂曲架構;第五章則以布拉姆斯所作《51首練習曲,作品六》解決困難的彈奏技巧,另外在術語、交響式語法、指法、踏板,本著能夠「透過手指表達內心情感」的觀念,為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詮釋。

參考文獻


黃齡緹。《布拉姆斯「升F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詮釋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陳怡君。《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形曲與賦格之詮釋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楊欣樺。《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奏鳴曲C大調作品一詮釋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沈翠琴。《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之詮釋與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Slenczenska, Ruth.《指尖下的音樂》(Music at Your Fingertips)。王潤婷 譯。臺北:大呂出版,1991。

被引用紀錄


黃郁華(2012)。布拉姆斯晚期鋼琴小品《三首間奏曲,作品一一七》與《鋼琴曲集,作品一一九》之樂曲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7469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