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40.177
  • 學位論文

齊如山編導理論暨劇本七種研究

指導教授 : 黃麗貞 先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齊如山劇論暨劇本七種研究 論文提要 本論文以《齊如山全集》為核心,加上周邊相關資料,經過整理、分析、研究後,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一、齊如山為梅蘭芳戲劇的編劇與導演 筆者透過對於梅派諸戲著作權的考證,證明齊如山為梅蘭芳諸戲的編劇者,亦即可以推出梅派戲劇是齊如山劇學理論的實踐,齊如山的劇學是梅派諸戲的背後哲學依據。故在研究方法上,筆者確定直接以梅派戲劇印證齊如山的劇學理論,兩相比較,是瞭解齊如山劇學與梅蘭芳舞台藝術最有效的研究方法。研究梅派戲劇,如果忽略了齊如山的劇學理論,那麼根本無法瞭解梅蘭芳舞台藝術背後的指導原則,研究自不可能深化到舞台藝術裡層的哲學領域;反過來說,研究齊如山劇學如果只探討《齊如山全集》,忽略梅蘭芳的舞台藝術,那麼終究不過紙上談兵,失於空泛。從齊如山劇學理論到梅蘭芳的舞台實踐,其中的過程若能清楚探討變化修改之軌跡,如此方能掌握戲劇理論在實踐時,面對不同的時空條件,所必須做出的調整。如此所探討的戲劇理論,方能更具有普遍性;如此所探討的舞台藝術,才能有所憑依。 二、建構齊如山編導理論之體系 齊如山的劇學理論,散見於《齊如山全集》中,缺乏系統性的整理。筆者以有限經歷,僅將編劇、導演相關的資料整理出來,重新架構其編劇理論與導演理論,並總結其編導理論的特色。據筆者整理,齊如山的編劇理論可分為:論宗旨、論類型、論結構、論分場、論文詞、論科諢六點;而其導演理論則可分為:論排戲、論身段、論神情、論布景四點。至於齊如山編導理論的特色,蓋為強調編導融合、注重革新精神。齊如山的劇學理論,對中國近代國劇史產生的影響,是在編導合一,且為單一劇團服務,以賣座為目標,則編劇時自當考量該劇團裡有無合適演員?而一線演員的專長又在哪裡?故依照主要演員的專長編劇,更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故齊如山為梅蘭芳量身訂作諸劇本,帶領時代風潮,乃至後來跟進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等旦腳,以及其餘行當的代表劇作,就是在這種為演員「量身訂作」的潮流下產生。這不但帶動京劇表演、觀賞風潮,造成京劇鼎盛時期,也形成了京劇的流派藝術。 三、齊如山劇作七種探析 筆者分別就齊如山《嫦娥奔月》、《黛玉葬花》、《晴雯撕扇》、《天女散花》、《童女斬蛇》、《麻姑獻壽》、《洛神》等七種劇本進行分析、探索的研究。本書最大遺憾,乃迫於碩士班畢業時限與個人精力,不能全面探討齊梅結合的全部劇作,僅能以少數七篇管窺齊如山戲劇理論在梅蘭芳戲劇的實踐,或有以偏蓋全之嫌,膚淺空泛之病,則更待來日得便,補完此章內容。 筆者以為齊如山在國劇上不僅有自成系統的理論,而其劇本創作亦可觀。在齊如山筆下,有翩若驚鴻的神女,有散花驗習的天女,有為民除害的義女、陪伴英雄的俠女、多愁善感的閨女……等,寫出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不同性格、不同命運的各類婦女形象—或智勇過人,或美麗多情,或溫婉善良,或忠貞節烈。不論神仙、王妃、貴婦、閨秀、還是平民少女,其共同特點是:她們代表美,她們是美的化身!或美在高貴典雅,或美在清新脫俗,但總歸一句話,他們代表美!再配合梅蘭芳的技藝,徹底塑造梅蘭芳成為中國美的代表,這是齊如山之所以成功推展國劇到海外的主要理由。通過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齊如山不僅表達了一種審美理想,發揮戲曲的社會教化功能,而且更彰顯梅蘭芳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展現高度精美的梅派藝術。故梅蘭芳能奠定一代藝術大師的地位,齊如山功不可沒。 透過本文的研究,筆者以為齊如山最大成就,在於將劇本的文學性與戲劇的舞台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引導同時期的編劇者朝此方向發展,創造國劇的流派藝術,這是齊如山對國劇的一大貢獻。齊如山的劇作,不僅僅是書面的、文學性的劇本而已,還依從歐美學話劇的經驗,將布景、燈光、服裝等舞台手段注入劇中,使得古裝劇呈現在觀眾眼前,令人耳目一新。再加上梅蘭芳精湛的技藝,徹底融合劇作、演員、動作、道具、服裝、布景、燈光,使舞台呈現高度的美感,則是齊如山成功之處,也是成就梅派藝術的關鍵! 限於時間精力,本書對齊如山劇學的研究成果,僅僅是冰山一角。齊如山的國劇理論、劇作,如何與梅蘭芳腳色魅力相結合,及其相關問題,均還有極大的開發空間。比如全面研究齊如山的劇作,並以早期為梅蘭芳量身定作之劇本與其他諸劇相比,當更能看出齊如山的編導理論如何結合演員,以創造精美的舞台藝術。目前新編國劇的討論,對編導理論如何結合演員,發揮高度的藝術價值,大多未能深論,故此點是研究齊如山與梅蘭芳如何結合這題所能提供新編國劇參考的。筆者限於時間精力,未能臻此境界,然學術之路是任重而道遠的,期待日後能進一步研究,使本題更為完整深入,取得更豐富的成果,作為今日新編戲劇參考,則是筆者未竟之業。

關鍵字

齊如山 編劇 導演 梅蘭芳 國劇 梅派藝術

參考文獻


《清代京劇百年史》 Colin P. Mackerras著 馬德程譯述 台北:文化大學,1989.8初版
參考資料
壹、齊如山專著
《齊如山全集》 齊如山 台北:聯經,1979.12初版
全集共十冊,其內容書目列下:

被引用紀錄


陳沛蓉(2009)。創造思考技法融入國小六年級劇本創作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1085
陳淑美(2015)。舊京城 新曙光 論1930年代的齊如山與北平國劇學會及其期刊〔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756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