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23.32
  • 學位論文

線型函數概念在國中數學課程中發展的脈絡

指導教授 : 曹博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線型函數概念,在國中數學課程發展中,三個階段(「預期」、「履行」、「達成」)的概念發展情形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研究的學生對象為台北市某公立國中二年級三個個班(常態分配),共92名學生。以課程標準(民83)中的四個教學目標為依據,將線型函數概念,依Anna Sfard (1991)的概念發展理論分成「內化前」、「內化」、「壓縮」、「物化」四個層次,對教科書與習作進行分析,並佐以對教科書編輯者的訪談,以瞭解預期課程中的概念呈現情形;對教學活動紀錄(數位錄影)進行分析,以了解履行課程中的概念呈現情形;設計二元一次方程式測驗卷(前測用)及線型函數測驗卷(後測用),以瞭解學生在線型函數的教學前後認知發展情形,並佐以訪談來深入瞭解學生的想法。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一次函數概念,在國中數學課程發展中,三個階段確實有所不同: 1. 代數式由預期課程與履行課程的型如「y=f(x)=ax+b,a≠0」的式子,到達成課程依據「一定要有兩個變數x、y在等號兩側」的式子來辨識。 2. 圖形由預期課程的「一直線」到履行課程的「斜直線」,到達成課程的「直線」。 二、 常數函數概念,在國中數學課程發展中,三個階段確實有所不同: 1. 代數式由預期課程與履行課程的型如「y= b」的式子到達成課程的「一個變數」的式子。 2. 圖形由預期課程與履行課程的「x軸或平行x軸的直線」到達成課程的「不是斜的直線」。 三、 線型函數概念,在國中數學課程發展中,三個階段確實有所不同: 1. 代數式由預期課程與履行課程的型如「y=f(x)=ax+b」的式子到達成課程的「兩個變數x、y在等號兩側」的式子。 2. 圖形由預期課程與履行課程的「直線」,到達成課程的「函數圖形」。 ㄒ

關鍵字

課程發展 概念 線型函數

被引用紀錄


林志成(2013)。線型函數的迷思概念與補救教學策略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3.01087
吳佳起(2002)。函數單元學習前後的概念成長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25205
吳依芳(2002)。建模教學活動對國二學生學習線型函數概念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25221
陳正明(2002)。透過Excel輔助進行線型函數補救教學之研究:以一個國二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25219
蕭淑娟(2011)。八年級學生處理線型函數情境問題之解題策略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484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