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4.134
  • 學位論文

台灣鄉鎮市區貧窮人口區位分析

指導教授 : 王德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欲進一步瞭解所得不均與空間變數之間的關聯,本文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分析台灣貧窮人口於地理上的分布樣態與特性;並以空間計量模型探討影響區域貧窮特性的因素與貧窮率之間的關係。期能藉由空間分析方法探討台灣地區貧窮率的分布樣態與其影響因素。   研究焦點如下:首先建構貧窮地圖,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台灣貧窮率在空間上的分布情形;其次探討台灣貧窮率是否有空間聚集情形,針對呈現聚集的區域,就其集中趨勢進行空間分析;最後使用空間計量模型,分析地區貧窮率是否受到空間因素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面量圖、Moran’s I散布圖與LISA冷熱圖,皆可觀察到貧窮率的聚集趨勢。在空間計量模型方面,使用地理加權迴歸模型(GWR)觀察台灣貧窮率是否有地區別的差異,研究結果證實貧窮率確實具有空間異質性,而此模型可用來解釋致貧因素對於貧窮率的影響會隨著空間位置而改變;進一步以空間延遲模型(SLM)進行分析,發現在控制了其他相關因素後,鄰近地區的表現對於貧窮率仍具有影響力,因而可證明空間鄰近效應的確存在,地區與地區間貧窮率有聚集情形。無論是GWR模型亦或是SLM模型,兩者皆突顯出空間變數對於地區貧窮率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王永慈(2005)。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10期,1-54。
賴進貴、葉高華、張智昌(2007)。投票行為之空間觀點與空間分析方法-以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選舉研究,第十四卷第一期,33-60。
劉君雅、鄧志松、唐代彪(2009)。臺灣低生育率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第39期,119-155。
鄧志松(2006)。選舉的空間因素: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國家發展研究,第六卷第一期,89-144。
紀玉臨、賴進貴(2010)。區域經濟收斂與空間外溢效應(臺灣,1991-2001)。地理學報,第58期,1-2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