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8.34
  • 學位論文

派系的持續與變遷:以台中市地方派系為例

指導教授 : 蔡榮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以台灣而言,地方派系對地方政治有相當的影響力。然而,地方派系隨著外在因素的影響,也持續在變遷。本研究主要探討台中政治發展的動態,而地方派系對於台中的政治變動是重要的影響力,因此,本研究藉由地方派系的運作了解台中政治生態的未來發展。台中的地方派系以紅黑派系為代表,其為典型的雙派系主義,紅黑派系的關係也持續在改變,從過去對立的關係到後來的共治,也說明了其實地方派系是持續在變動。2010年縣市合併後,對台中縣的紅黑派系面臨了重大的挑戰,因為其必須重新去調整派系之間的關係與合作模式,還要面對行政區域合併,還有選舉公職員額的刪減等的挑戰。此外,台中市第二屆市長政黨輪替,對地方派系而言,則要重新思考未來的策略選擇,且府會關係也從一致政府轉向分立政府。本研究關注地方派系的變遷對於地方政治發展的影響,以2010年縣市合併後至2015年為觀察時間,以結盟理論中三個行動者的組合與策略模式為基礎,探討國民黨與派系之間的三者關係,藉以了解台中市紅黑派系的變遷狀況與地方政治發展的走向。研究發現,有以下四點,首先系結構產生變化,黑派有式微傾向;第二,民進黨勢力越強大,國民黨與派系就越團結合作;第三,國民黨與派系以合作為主,但涉及個別特殊殊利益時,派系成員則有其他考量;最後,市長的問政風格與資源分配的差異影響府會關係的和諧度。綜合上述,地方派系的運作模式的改變也影響地方政治的發展,派系儼然是對了解地方政治的重要面向。

參考文獻


黃坤山,2011,〈選舉制度、地方派系與政黨政治關係之研究〉,《嘉南學報》,1卷(37期):頁數638-651。
高永光,2002,〈二十一世紀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二○○二年兩岸政治與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6月),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
王靜儀,2008,〈臺中縣歷任縣長個人背景與施政重心之探討〈1951~1989〉〉,《弘光人文社會學報》,(8期):頁數1-24。 
何鴻明、王業立,2010,〈地方派系如何操控寺廟管理權?─以大甲鎮瀾宮的人事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7卷(3期):頁數123-186。 
王志宇,2010,《臺中市志》,臺中:台中市政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