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63.145
  • 期刊

閱讀、想像與愛情:《包法利夫人》裡的女性命運

摘要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與風格的作品失敗後,福樓拜在摯友的建議下,以父親學生的經歷寫成了寫實主義名著《包法利夫人》。故事簡單:一個喜歡幻想的女人,嫁給平庸的男人之後通姦、拜金、破產、自盡,情節薄弱,「幾乎沒有主題,或至少儘可能看不見主題」,卻寫盡了女人一生的悲哀,道出了作者創作的無奈。女主角艾瑪因為先天個性與後天教育、閱讀的影響,而對浪漫愛情、貴族的奢華生活產生強烈渴望。她從書本、圖畫裡讀到所要仿效的對象,理想的伴侶關係與愛情的表達方式,因此企圖從無聊窒悶的婚姻出走,成為別人,擁有戲劇般的衝突人生。她以最新的時尚精品裝扮自己,希冀進入「社交名媛」的身體與角色,戴上他人的面具;她把對巴黎的憧憬、對羅曼史的想像投射在帶有城市光環的男人身上,與他們偷情;她讓自己坐擁精緻物質,以此作為幸福的保障;她背誦書裡的情話,追求「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契合。她是真的,因為赤裸地坦露自己的內心,她是假的,因為遮掩了原來的身份與身體,連慾望也因抄襲而生。而作者既包容地正視她世俗的一切念頭,同時無情地抽離觀照;一邊描繪艾瑪沈溺於幻象、製造傳奇,一邊展現生活的進程不歇止地戳破蜃影、摧毀神話。福樓拜以「他者」的立場書寫女性的反抗,卻在清楚地為她命名,釐清她的身份,瞭解她的想望之後,發現女性在十九世紀布爾喬亞的生活環境裡很難擁有自己的敘述,或從成長的過程裡發掘出人生的意義,而語言也無法鋪展她們的心路與經歷。艾瑪終於吞了砒霜,而小說作者,面對文學的欺罔浮飾,文字的粗疏鄙陋,痛不欲生。

關鍵字

福樓拜 包法利夫人 寫實主義 浪漫主義 禁錮 出走 教育 閱讀 想像 愛情 慾望 扮演 女性命運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RolandBarthes,Barthes(1953).Le degré zéro de l'écriture: suivi de Elements de semiologie.
Blanchot, Maurice(1966).L'Entretien infini.
Borges, Jorge-Luis(1966).Discussion.
Butor, Michel(1984).Improvisations sur Flaubert.
GustaveFlaubert,Flaubert(1983).Madame Bovar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