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9.239.71
  • 期刊

東亞地區區域氣候之可預報度與回歸預報研究

摘要


本研究使用MM5進行1998年5~8月之東亞夏季季風系集模擬,及1990~2000年5~8月之東亞夏季季風年際變化模擬。系集包含三種模擬:不同物理參數化法模擬,不同初始場系集模擬,及每日模擬。模擬的起始時間為5月1日,而不同初始場系集模擬則每隔12hr再啓動一組模擬,共有六個成員。模式的水平解析度為45km×45km,邊界及初始條件則使用一天兩筆2.5°×2.5°之EC/TOGA同化資料。模式之海水溫度使用NCEP之週平均oi-sst。使用型態(空間)相關、時間相關、2-7天通頻濾波及經驗正交函數(EOF)等分析方法來檢驗模式的模擬效果。並採用Yang et al.(1998)所提出之潛在可預報指標(PPI)來分析模式之內在與外在之作用。最後,提出一套以EOF/PC為基礎的迴歸分析方法,此法可有效提高模式之預報能力。模擬結果顯示,模式若使用Grell的積雲參數化,配合Blackadar的PBL、簡單冰相降水、及CCM2之輻射等參數化法組合,可以有最好的模擬結果。系集模擬在綜觀尺度天氣系統活躍的期間有最大的方差及RMSE。PPI的極大值區則與EOF mode的中心位置一致,表示這些中心位置是受到外部作用力所影響。至於PPI的極小值區,則與氣旋路徑一致,由四川向南延伸到南海,再向北到日本附近。長期積分之結果顯示,最後,迴歸重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昇區域氣候之預報能力。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葉世瑄(2014)。系集定量降水預報方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6052014175341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