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51.117
  • 期刊
  • OpenAccess

知覺父母回饋與國小高年級學童數學科考試失敗歸因之研究

The Effect of Perceptions of Parents' Feedback and Attribution Style on Fifth and Sixth Grade Children's Math Achievement Motivation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學童數學考試失敗歸因在父母親口語與情緒回饋下人際間歸因的互動影響。以臺灣190名國小5、6年級學生(男101人,女89人),採隨機分派成5組,分別進行情境劇影片的實驗處理(能力、努力、策略3種口語回饋,以及生氣、同情2種情緒反應),最後再進行學童個人與人際知覺的歸因型態個別訪談,並將資料進行編碼與卡方考驗分析。結果顯示:五種實驗處理後學童的社會知覺普遍產生傾向努力與生氣的偏誤,後續學童自我歸因主要受到自己所知覺父母的歸因型態所影響,而且多數傾向努力歸因,並對未來設定較高目標。結論有三:(1)強調努力的文化價值深植臺灣學童的信念中,而人際間歸因互動受到學童主觀的知覺影響;(2)人際間歸因理論僅努力與生氣獲驗證,能力歸因與同情反應正確知覺低;(3)不同自我歸因類型均展現未來高目標設定。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施淑慎、曾瓊慧、蔡雅如(2007)。國小學童之成就目標、動機與情感中介歷程以及學業成就間路徑模式之檢驗。測驗學刊。54(1),31-57。
林志哲(2007)。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期望、價值與數學成就的關係。教育學刊。29,103-127。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
韓貴香(2010)。華人對成就的人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2(1),41-76。
陳怡靖(2004)。台灣中小學教師與不同職業民眾之成就歸因。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2(2),75-116。

被引用紀錄


卓建維(2016)。父母影響學習歷程及自我效能與學生情境興趣關係之研究-以國小高年級數學領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5-190120171543221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