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07.21.176.63
  • 期刊

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從人文學對孝道意義的分析討論,或是從社會及行為科學對孝道研究的實徵探討,都顯示出孝道概念本身的複雜性。事實上,社會及行為科學者採用心理計量研究取向(psychometric approach)下,獲得許多不相一致的研究結果,大多可以歸咎為研究者對孝道概念本質採行不全然相同的界定所致。當所界定之孝道本質、意義、功能及實踐方式不同時,其對社會及個人衍生的影響效果也不盡相同。因此,釐清孝道概念本身的意義特性,應該是確認、澄清與運用孝道相關研究結果的根本要務。本文從談及孝道概念的爭議性論題著手,經由剖析討論這些爭議焦點內容的過程,來呈現孝道概念意義在中國「文化理路」上的複雜性。本文並進一步從心理學對個體之社會認知運作的角度,重新轉換這些複雜的孝道「文化理路」,成為個體對孝道相關事務的認知特徵,用以作為區分一般人持有不盡相同的孝道觀念與類型的分析架構。最後本文整合「認知社會學習」及「認知結構發展」兩理論的差異觀點,提出一套個體在孝道認知特徵發展上的雙層次模型,用以說明前述轉換建構的個體孝道認知特徵,是經由兩種不同發展途徑所型塑或建構而成。透過對孝道概念及個體孝道認知特徵這樣的探討,不僅對往後從認知層面所進行之孝道相關研究結果的釐清與運用,具有極大的益處;同時對本土心理學的研究方向,也具有正面積極的意涵。

參考文獻


Abbott, K. A.(1970).Harmony and individualism: Changing Chinese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in Taipei and San Francisco.Taipei: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Bandura, A.(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Blustein, J.(1982).Parents and children: The ethics of the famil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omsky, N.(1968).Language and mind.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Hamilton, G. G.(1990).Patriarchy, patrimonialism, and filial piety: 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Western Europe.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41(1)

被引用紀錄


張銘嘉(2012)。親職化經驗教師對其師生關係之型塑與影響〔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2fTKU.2012.00207
陳重佑(2009)。成年男性父子衝突中的「離」與「合」:以象徵隱喻圖卡為媒介之敘說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2fTKU.2009.00968
黃琬珺(2009)。現代人的困境及其超越—以孟子義理為依據〔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2fTKU.2009.00151
溫家青(2007)。婆媳角色期待的差異性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7%2fNCNU.2007.00085
魏如君(2020)。斷線風箏—單親成年子女的孝道兩難〔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2fNTNU20200026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