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108.54
  • 期刊

老了,就不中用了?台灣高齡者最適老化之歷程探究

Getting Old is Terrible? The Optimal Aging Process among Older Taiwanese

摘要


本文以「最適老化歷程」作為分析的理論基礎,檢視現代台灣高齡者對於老的知覺與態度,及其對於老年生活的具體規劃。並藉由深度訪談與結語式分析的方式蒐集與分析資料,共訪談十位身體無重大失能、對談流暢,且滿意其目前生活之成功老化者。結果發現:台灣高齡者對於「老」的正向態度是影響其最適老化歷程發展的關鍵因素。成功老化的高齡者對於目前生活的態度都是抱持著「心不老,人就不老」的主張。且與一般大眾對於老人的印象相左,這群受訪者認為老年生活仍可以活得「有價值、有尊嚴、有自主、有活力」。

並列摘要


This study examined elderly Taiwanese people'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getting old”, and their concrete plans for later life.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0 successfully aging older adults who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current lives, not physically disabled, and who were able to communicate fluently. Nar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s showed that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getting old is the key to an optimal aging process. In contrast to the stereotype of a frail elderly person, our participants pointed out that later life could be valuable, respectable, independent, and vigorous.

參考文獻


吳治勳(2010):《對老的刻板印象、老化自我覺知及最適老化》。台灣 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林美玲、翁註重、李昀儒、邱文科(2009):〈以健康成功老化為願景 ──探討高齡者參與產出型志願服務活動之實證研究〉。《台灣職 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桃園),5,27-40。
林麗惠(2006):〈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與成功老化之研究〉。《生死學 研究》(嘉義),4,1-36。
李宗派(2004):〈老化理論與老人保健(二)〉。《身心障礙研究》(台 北),2,77-95。
張素紅、楊美賞(1999):〈老人寂寞與個人因素、自覺健康狀況、社會 支持之相關研究〉。《高雄醫學科學雜誌》(高雄),15,337-347。

被引用紀錄


洪士峰、巫麗雪(2023)。在機構安老:鑲嵌在機構照顧下彈性的日常生活安排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7(1),1-46。https://doi.org/10.6785/SPSW.202306_27(1).0001
吳孟庭(2016)。鄧麗君歌曲對於臺灣健康老年人與失能老年人之情緒效應〔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2532
郭毓亭(2014)。應用設計思考概念於遠距照護使用者服務體驗洞察-以臺灣某醫院遠距照護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11257
陳貽照、簡晉龍、許詩淇(2020)。高齡者之感恩性情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情緒與認知之雙元中介機制教育心理學報52(1),81-111。https://doi.org/10.6251/BEP.202009_52(1).0004
陳凱莉、陳清惠(2014)。台灣老人醫療自主權的省思護理雜誌61(5),26-32。https://doi.org/10.6224/JN.61.5.2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