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0.14
  • 期刊

《荀子》中的聖人能否「不思而得」-海外漢學視域下的對「可」與「欲」的分析

Can The Sage in Xunzi Practice Morality Intuitively: An Analysis of "Assent" and "Desi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nology

摘要


《荀子》中關於聖人的描述存在著一個矛盾:一方面聖人的欲望與普通人相同;另一方面聖人卻可以「縱欲兼情」。在關於荀子人性論的討論中,不少學者認為荀子中的性是「惡」的,其中並不包含善的因素。在如何成聖的問題上,學界普遍認為,存在著一個欲望轉化的過程。可是,仔細觀察《荀子》的文本,荀子並不認為人的欲望能夠被改變。在荀子的理論中,人的行動過程是:欲望-認可-行動。儘管人的欲望無法被改變,但「心之所可」卻能被改變。因此,只要一個人的「可」被完全改造,即能完全地接納禮儀的要求,那麼此人便能成為聖人,並毫無抵觸地、自然地踐行道義。在這一過程中,他的原始欲望依然保持不變。因此,相對於後世以「不思而得」描述聖人,荀子的聖人更像是一種「思而不勉」的狀態。

關鍵字

荀子 聖人

參考文獻


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二○○四年,頁五七八。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八年,頁四三七─四三八。
周熾成〈荀子乃性樸論者,非性惡論者〉《荀子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二○一四年,頁五六。
林桂榛〈荀子性樸論的理論結構及思想價值〉《荀子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二○一四年,頁五八─六七。
Donald J. Munro: “A Villain in The Xunzi”, in Chinese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ed. Philip J. Ivanhoe, (Chicago: Open Court, 1998), pp. 19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