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雷射(intravascular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 ILIB)最早於1981年俄羅斯科學家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爾後發現許多系統性疾病輔以靜脈雷射治療均可帶來或多或少的助益,如:慢性疼痛、傷口癒合、脊髓損傷、糖尿病、冠狀動脈支架後預防再狹窄、類風溼關節炎與中風等。其原理是利用雷射光的非熱效應,波長為632.8nm的光經證實最容易被體內電子傳遞鏈中的酵素吸收進而達到各種抗氧化與抗發炎的作用。此低侵入性、風險小的另類治療方式,為許多難治的疾病提供另一種治療方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