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25.2
  • 期刊

《維摩詰經》的身份話語:一個文學社會學的解讀-以Ratnâkara的身份敘事為例-

A Literary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Identity in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 Sūtra: The Narrated Identity of Ratnâkara

摘要


如同其他大乘經典的身世之謎一樣,有關《維摩詰經》結集的年代與地區,乃至其社會狀況與法政體制之類的成立背景,我們至今仍然缺乏信實可靠的外部資料來說明此中的種種問題。儘管如此,學者之間仍然嘗試通過這部經典本身所提供的內部信息而著手這一類問題的相關研究。譬如Lamotte 1962/1976便透過「來源批評」(Source Criticism)而詳盡地指出了這部經典各方各面的思想淵源;河野訓2006也試圖藉由「編輯批評」(Redaction Criticism)而嘗試比對出《維摩詰經.法供養品》與《正法華經.藥王菩薩品》之間可能存在的採編關係。此外,辛嶋靜志2015更隨順「形式批評」(Form Criticism)而確切指出:這部經典早期的語言形態明顯有著中期印度語西北方言乃至犍陀羅語的若干特徵。然而,幾乎除了中村元1966曾經就這部經典的敘事內容而從經濟形態與政治體制兩個面向,敏銳地指出《維摩詰經》的成立背景與《法華經》之間有著彼此共通的社會基礎。但是,幾乎從此之後便極少見到有以社會學視角而審視其結集背景的著作出現。有鑑於此,本文不揣謭陋而嘗試藉由《維摩詰經》有關Ratnâkara這個人物的身份敘事,而著手分析這部經典敘事內容裡對這位人物所進行的身份賦予,並試圖指出其人所具有的「族別身份」、「地望身份」、「年齡身份」與「宗教身份」等四種社會身份與佛教史上的大乘運動之間,可能有其密切的關連,而其中尤以人物的「年齡身份」甚少為研究大乘運動社會背景的學者所留意,雖然Ratnâkara的「族別身份」與「地望身份」所折射出來的商業經濟與共和政體,是促動《維摩詰經》問世的社會基礎,而這一點也早已經由中村元1966明快地加以指出了。至於Ratnâkara的「宗教身份」-亦即菩薩,在波瀾壯闊的大乘運動裡所代表的具體意義,更是毋庸贅言。

參考文獻


《長阿含經》,《大正藏》冊1,第1 經。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第7 經。
《增壹阿含經》,《大正藏》冊2,第125 經。
《普曜經》,《大正藏》冊3,第186 經。
《中本起經》,《大正藏》冊4,第196 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