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3.115
  • 期刊

手術後併發急性肺損傷的胃癌病患呼吸照護問題探討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Care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 Complicated with Acute Lung Injury

摘要


個案報告目的:胃癌細胞蔓延至十二指腸及胰臟頭部時,手術切除是常見的處置方式,但上腹部手術後易發生呼吸系統的併發症。本病例在接受Whipple手術後發生了全身性發炎反應症候群(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與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 ALI)併發呼吸衰竭而插管使用呼吸器,經適當的處置後已在五天內拔管。藉由其照護過程,學習判斷與早期處理急性肺損傷,針對不同的治療目標選擇適當的呼吸治療器材與呼吸器設定方式,並整合個案各方面的問題及病情分析以給予最適當的照護。呼吸治療評估:有糖尿病史的63歲男病患以藥物控制多年,每日抽一包菸已30多年,家族有高血壓、心肌梗塞及糖尿病病史。病患因左上腹疼痛持續三個月,至門診檢查確診為胃癌第二期,並發現輸尿管至腎盂間有結石堵塞導致腎盂積水;接受了Whipple手術後曾轉至普通病房,但第三天因呼吸喘、血行動力參數不穩、胸部X光疑因敗血症改變微循環血流和毛細血管內皮,誘發氣管管徑水腫而狹窄,並導致肺泡型病變與肺部積水,使用非侵入式輔助控制型通氣模式,治療8小時後病情並未改善且X光片顯示雙側肺浸潤更嚴重,故放置氣管內管接上呼吸器使用,給予壓力控制型通氣模式並轉入加護病房。兩天後X光片顯示肺部積水已有改善,經適當處置後在五天內脫離呼吸器並拔除氣管內管。問題確立:上腹部大型手術後,發生傷口滲漏導致急性胰臟炎,病程進展後期經由“急性肺損傷分數(acute lung injury score)”判定為急性肺損傷,有嚴重低血氧症與高碳酸血症。呼吸治療措施:保持呼吸道通暢,使用呼吸器給予雙向氣道正壓通氣模式,採用低潮氣容積設定及肺保護策略,高的吐氣末正壓(P(下標 high))與低的吐氣末正壓(P(下標 low))初步設定各為37與14 cmH2O,其中P(下標 high)為氣道高原壓加5 cmH2O,兩個吐氣末正壓的時間比為1:2,潮氣容積為7 毫升/公斤理想體重,再依病人動脈血氧結果而調整上述參數,直至FiO2≤35%與PEEP≤8 cmH2O時,改為壓力支持型通氣模式,進行脫離。結果評值:病人血行動力參數穩定,呼吸平穩,脫離指標(weaning profile)中Pimax 為-34 cmH2O且淺快呼吸指數(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 RSBI)為38 breaths/min/L,予以拔除氣管內管。結論與討論:此個案臨床表徵符合SIRS第2期-敗血症。研究指出,ALI病患中因敗血症所引起的比率佔79%且死亡率最高。因此謹慎評估ALI病患是否有敗血症或感染的可能,以便及早處置,或許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及降低死亡率。本病患除了給予抗生素治療與及早插管保持呼吸道暢通外,並使用雙向氣道正壓通氣以保持病患自行呼吸,而呼吸器的設定與調整亦遵循肺保護策略,是一位呼吸器救援成功的病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