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43.181
  • 期刊

【論文摘要】慢性肺病門診患者執行肺復原治療之生活品質改善成果

【論文摘要】Improvement of qualities of life by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 outpatients

摘要


前言:肺復原為慢性肺阻塞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治療的主軸之一,可以改善病人喘的程度與生活品質、減少急性惡化次數及住院率。侷限型肺部疾病(restrictive lung disease)中特發性肺纖維化病人(Idiopathic Pulmonary Disease,IPF)不同於COPD病人容易有肺部過度通氣及骨骼肌肉功能下降的情況,此族群容易受限氣體交換不佳而導致運動耐受力下降,在IPF治療指引中,肺復原效益尚顯不足。因此本研究使用多面向的問卷,探討門診慢性肺阻塞肺病患者及侷限型肺部疾病患者執行三個月肺復原治療後,生活品質改善情形。研究方法設計:針對某醫學中心的胸腔肺復原治療室,以回溯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3月到11月、胸腔科醫師開立醫囑之門診病人,排除未完整執行三個月及重複個案後,分為阻塞型肺病及侷限型肺病兩組,進行為期三個月(40分鐘/次、1~2次/週)胸腔復原運動,並分析各問卷肺復原前後數值,問卷包含:聖喬治問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改良呼吸困難指標(Modified MRC Dyspnea Scale,mMRC)、慢性阻塞肺病評估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貝克焦慮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第二版貝克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Second Edition,BDI-II)。統計方法使用曼惠內檢定(Mann-Whynitney test)、卡方檢定(Chi-squared test)、魏克森符號排序檢定(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統計分析軟體為SPSS。研究結果:收案18人(阻塞型13人,侷限型5人),基本資料列於表一,如疾病特性,有顯著差異的為肺功能FEV1/FVC %(56.5±21.1、90.6±7.3,p=0.004)。執行肺復原後兩組改善情況如表二,阻塞型在各問巻改善度皆達顯著差異(p<0.05),而侷限型肺病聖喬治問卷的生活影響(p=0.043)及貝克焦慮量表(p=0.043)兩項有達統計上顯著的差異。兩組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各面向改善度如圖一雷達圖,問卷各面向皆有改善,治療前後曲線的面積看出阻塞型改善度優於侷限型肺病。結論與貢獻:以往侷限型肺病有關肺復原治療研究顯示可以緩解症狀,對於生活品質改善方面尚有爭議,但經由此研究發現慢性肺部疾病門診患者,不管是阻塞型肺病或侷限型肺病病人執行為期三個月的肺復原後,在聖喬治問卷中的生活影響及貝克焦慮量表兩項都有達到顯著改善。因此建議阻塞型及侷限型肺部疾病病人皆可執行肺復原運動,進而達到改善生活品質之效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