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朴正熙以軍事政變掌握政權,1960年代末期,朴正熙政府面臨國內各種危機,因此希望透過建立強有力的「反共體制」,以穩定政權基礎。在此關鍵時期發生李穗根事件(1967年)與李承福事件(1968年)。朴正熙政權在1960年代末期,透過各種手段加強「反共體制」,以此加強韓國人民的「反共意識型態」。其中,利用民眾對於「間諜」的恐懼,強化人民的「反共意識」,更是朴正熙政權慣用的政治宣傳手法,而李穗根及李承福事件則是日後生產無數「間諜」論述的重要素材及類型,具有濃厚的政治意義。本文主要以李穗根、李承福事件為例,探討1960年代末期的「間諜」論述的內容,並說明李穗根、李承福事件所呈現出來的「間諜」論述中所包含的政治意涵。本文指涉的李穗根事件,包括1967年李穗根投奔韓國的「投誠事件」,至1969年李穗根在越南被逮捕為止。李承福事件則指1968年發生於江原道的「武裝間諜」入侵事件。另外,「間諜」論述的宣傳方面,主要分析《東亞日報》與《朝鮮日報》兩大主流媒體。此時的韓國媒體得受政府控制,媒體配合政府報導「反共議題」,因此,媒體成為散播「間諜」論述的重要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