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79.24
  • 期刊

【論文摘要】探討單側骨盆前傾對於行走時足底壓力的影響

【論文摘要】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Unilateral Anterior Pelvic Tilt on the Plantar Pressure During gait

摘要


背景與目的:骨盆前傾與腰椎前突(lumbar lordosis)、下背痛等都有相關性,因此在整個腰椎-骨盆力學複合體(lumbo-pelvic mechanical complex)中,經常被視為下背痛症候群的致病機轉。骨盆因介於下肢與中軸骨骼之樞紐,在承重動作中扮演重力與地面反作用力傳輸的角色,因此在承重下可能產生一系列的代償動作。學者指出,單側骨盆前傾可能造成該側髖內轉、股骨內轉,並導致足部旋前。由於足部旋前可能進一步衍生出更多下肢疾病,且因過去較少文獻佐證此說法,因此本實驗目的即在驗證單側骨盆前傾對於足底壓力的影響。方法:本研究徵召36位受試者參與實驗,所有受試者均須經過站姿及坐姿的軀幹前屈檢查,並被評估具單側骨盆前傾症狀者。而排案條件為下肢具結構性扁平足、骨盆或下肢曾接受外科手術者,以及下肢有神經肌肉病變者。首先測量受試者患側足弓的高度,畫出費斯線(Feiss line)後,量測坐姿非承重時舟狀骨的高度;再請受試者站起,量測承重時舟狀骨的高度。接著讓受試者在分布壓力感測器的跑步機上進行自然速度行走,並收集30秒的足底壓力資料。為求穩定資料,取中間10秒鐘的壓力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在患側的舟狀骨高度方面,非承重和承重時的平均高度分別為4.3 ± 0.85、3.4 ± 0.91cm,兩者有顯著的差異(p < 0.001)。在足底壓力資料部分,患側和健側的前足平均壓力分別為379.14 ± 67.38,429.52 ± 64.67 N/cm^2(p < 0.001);患側和健側的中足平均壓力分別為156.85 ± 66.93、184.06 ± 79.07 N/cm^2(p < 0.001);患側和健側的後足平均壓力分別為291.16 ± 71.38、295.66 ± 76.36 N/cm^2(p =0.47)。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單側骨盆前傾症狀造成該側的舟狀骨於承重時有明顯塌陷的情形,與過去結果相符。然而,根據足底壓力分析的結果顯示,反而健側的前足和中足在步態中承受明顯較大壓力,而兩側的後足壓力則無顯著差異。未來可以再針對這類單側骨盆前傾患者的健側足部進行研究,是否有其他因過多壓力造成的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亦可嘗試以物理治療方式處理骨盆前傾問題,並研究後續對於足底壓力的影響。臨床意義:單側骨盆前傾問題可能不僅造成下背痛,根據本實驗結果,亦可能造成在自然步態中,健側的前足和中足相對於患側有較大的足底壓力。本實驗結果可以提供未來研究以及臨床治療決策之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