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33.121
  • 期刊

儒門中的曾子-從「十哲無曾」問題談起

Zengzi in Confucianisam: An Issue of "Ten Sages without Zengzi"

摘要


《論語.先進》「德行章」把十位孔門弟子分「四科」列出,即後世所謂「四科十哲」。自漢至唐代諸儒大多認為這十位弟子可謂孔門眾多弟子中最出類拔萃的賢哲之代表,宋代程朱卻對此提出異議,因為他們尊崇的曾子不在「十哲」之列。「十哲無曾」在兩宋之前並不成為一問題;而自理學興起後,視曾子為孔門之傳道者,乃成一問題。程朱從「德行章」分章問題著眼對此章提出不同的解讀,以解釋「十哲無曾」之原因。程朱之前,曾子在儒門的地位並沒有受到特別的重視,歷來對曾子的評價多聚焦於他性格之「魯」和德行之「孝」。而自韓愈提出「傳道」這個觀念以後,程朱進而提出「曾子傳道論」,肯定了曾子對儒道承傳的貢獻,從而將曾子在儒門之地位提高到「十哲」之上。程朱對曾子 的尊崇勝過「十哲」,其主要依據是曾子「傳道」。本文從「德行章」的分章問題及歷代不同詮釋談起,由「十哲無曾」之爭議著眼窺探曾子在歷史上地位之降升,進而探討程朱提出的「曾子傳道論」。

關鍵字

曾子 十哲 《論語》 傳道 程朱

參考文獻


(魏)何晏注、(梁)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頁一四六。頁一四六。頁一五二。
宋朱熹(2012)。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清劉寶楠(1990)。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1997)。定州漢墓竹簡〈論語〉。北京:文物出版社。
(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欽定四庫全書》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