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235.184
  • 期刊

童話分析:安徒生童話《紅鞋》的隱喻及其療癒象徵

The Healing Symbols in Anderson's Fairy Tales "The Red Shoes."

摘要


《紅鞋》是相當著名的童話故事,但是與其它故事相較之下,《紅鞋》的內容顯得較為驚悚、血腥,尤其是故事女主角要求劊子手砍下自己的雙腳時,讓許多人感到震驚並且難以忘懷。這個故事之所以能夠如此長久流傳,或許是隱含了某些人類經驗中的原型,並且蘊含了某些人類的存在性經驗。經分析後,本文發現《紅鞋》可能象徵「性衝動/性成癮的可能」以及「自戀的展現」。文中先從客體關係、文化以及相關心理學概念的角度來理解故事主角所經歷的內在經驗,其後再深入討論故事主角如何透過(1)面對自身的脆弱與孤獨、(2)接納真實的自我、(3)宗教等角度,轉化自身內在的陰影與情結。文末則更深入地討論「宗教」與「工作」背後所帶來的心理療癒機制,並且對實務工作者提出反思與建議,期能對實務工作領域有所貢獻。

關鍵字

紅鞋 童話治療 隱喻治療 自戀

參考文獻


王映淳 、 吳麗琴 、 林芳漪 、 粘慧美 、 黃郁心 ( 譯 ) ( 2017 ) 。 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 父母與嬰幼兒的心理治療實錄 ( 原作者 : L . Emanuel & E. Bradley)。 臺北 : 心靈工坊 。 ( 原著出版年 : 2008 )
向日葵 ( 2004 ) 。 塔羅葵花寶典 。 臺北 : 尖端出版
伍育英 、 蔡順良 ( 2007 ) 從溫尼考特的過渡性客體看神的意象 。 輔導季刊 , 3 ( 8 ) 8-18 。
呂旭亞 ( 2017 ) 公主走進黑森林 : 榮格取向的童話分析 。 臺北 : 心靈工坊 。
李宇宙 、 張書森 、 賴孟泉 、 簡意玲 、 吳其炘 、 黃宣穎 、 曾懷萱 ( 譯 ) ( 2007 ) 。 動力取向精神醫學- 臨床應用與實務 ( 原作者 : G . O . Gabbard ) 。 臺北 : 心靈工坊 。 ( 原著出版年 : 2005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