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218.77
  • 期刊
  • OpenAccess

毯子功翻騰訓練系統的動作體系分析與討論

摘要


傳統戲曲的演出舞台是伸展性的舞台形式,空間較現代的劇院狹小,即令是現代的劇院,舞台空間還是有所限制的,在有限的空間內翻筋斗,就必須縮短動作間距,更因為受限於舞台表演,翻騰動作經常是必須乾拔楞起,無法運用助跑增加動力,因此毯子功所訓練的翻騰技巧要求在最短的距離完成動作,更要求在第一時間噴發出最大的動力。然而在沒有助跑的帶動之下,其翻騰的動力從何而來?如何誘發?如何傳導?如何掌控?種種疑問將是本研究探討的研究問題。研究者從事毯子功教學二十餘年,深知源自於中國的翻騰訓練系統與西方體操的訓練模式不同,兩者外顯的動作表現上相似,而其內在的發勁原理相異,本研究將以毯子功訓練中的「虎跳前蹦」與「小翻」這兩項動作為例,對毯子功的動作體系進行分析與討論,以上述做為核心為建構其體系作為基礎。結果顯示,毯子功訓練的動力產生運用將要失去重心時的加速以提升動作時的速度與力量,勁發於腰,並運用反彈的作用將力量傳導於四肢以增加速度,這樣的方式有別於體操的訓練,所呈現的翻騰技術能於有限的範圍呈現,因此應當更加適用於舞台表演。

關鍵字

毯子功 小翻 動力分析 翻滾訓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