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169.238
  • 期刊

中日「松山之役」對我野戰用兵之啟示

摘要


一、民國33年6月發生在雲南的松山之役,是二戰時期國民革命軍之「中國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中對日軍主動發起的堅固陣地攻擊戰,也是遠征軍在抗日期間由戰略守勢調整為戰略攻勢的「轉折點」之戰。二、日軍為阻止遠征軍反攻,將松山打造成為堅固的堡壘據點群,並扼控滇緬公路,為打通這條補給線,遠征軍歷經十次圍攻及付出慘重的代價,最終以「坑道爆破法」打破僵局殲滅日軍。三、就野戰戰略觀點而言,松山之役係遠征軍為恢復滇緬公路補給線、日軍憑藉障礙達到守勢持久作戰的過程。然而,當檢視雙方作戰構想及作戰經過後,實則包括戰略要地選擇、堅固陣地攻防、兵火力運用及精神戰力之發揮,攸關此戰役至鉅。四、遠征軍投入近日軍三十倍的兵力,歷經三個多月及六倍以上日軍的傷亡人數始攻克松山。日軍能以少數兵力達到戰略持久目的,其關鍵在於工事的堅固程度,雙方作戰過程及經驗教訓,就野戰用兵而言殊堪借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