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130.38
  • 期刊

金輪王“化謂四天下”與武周時期的天樞、九鼎製造

摘要


武則天在尚未成為金輪王之前,曾經獲得過“聖母神皇”、“聖神皇帝”兩個尊號。“聖母神皇”意在說明武則天以李唐皇帝母親的身份,“王南閻浮提”,輔佐李唐帝業,可使皇基永泰。在當時《大雲經神皇授記義疏》的闡說中,李唐統治的“閻浮提”比起金輪王統治的四大詹部洲來說,要小很多,只是後者的四分之一,故被稱作“小國”。天授元年(690)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獲得“聖神皇帝”的尊號,她所獲得統治疆域只是從李唐移交過來而已,並沒有什麼突破。直到長壽二年(693)九月乙未,武則天按照《寶雨經》的指導,正式晉身轉輪王,成為大周國的“金輪聖神皇帝”。而金輪王的一個重要功業就是“化謂四天下”,即統治佛教世界觀中的四大部洲。李唐之國只統領南閻浮提,自然是無法相比。(言“有一小國”者,前言得轉輪王所統領處四分之一,轉輪王化謂四天下,大唐之國統閻浮提比四天下,即小國也)而長壽三年開始建造的“萬國頌德天樞”,正是以物質符號的形式標明這種對比。所以說天樞建造的目的在於“黜唐頌周”。開元初年,明堂、天樞等“儀式性建築”,或被拆除,或被改造,意味著某種“視覺政治”的重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