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鴉片戰爭期間林則徐的世界認知和閱讀《澳門新聞紙》的關係。以往研究較多描述《澳門新聞紙》的內容,忽視其作為晚清時代「新媒體」的特質,因而難以解釋認知的動態變化與所見「世界」的交往特性。本文認為,新聞紙是一種新的知識類型,以報導近事和評論為主,有別於書籍或地圖提供的靜態知識。《澳門新聞紙》描繪的「世界」互相聯繫;「國家」不是抽象名詞,而是由具體事件構成的運動之主體;更重要的是,一個「外部視角」下的「中國」也浮現出來。在這個層面上,林則徐翻譯、閱讀新聞紙的意義,可以表述為「開眼看『中國』」——以一種整體性的外部視角審視「世界關係中的中國」。新聞紙提供的動態知識和外部視角,對於近代中國走出對外國的「幻想」、重新確立中國在世界的位置,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