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李安電影中生命困境的由來為主要概念架構,藉由情節的歸納分析,將李安自1991年到2016年,共計十三部電影中的種種人生難題,界分成生存環境的壓迫、欲望的壓抑、死亡的破解等殊相,詮釋電影中的角色如何超越諸種痛苦與衝突,達到心境轉換及成長;由於李安生長於華人文化,自小即受儒道思想的薰陶,因此本研究以儒家《論語》、《孟子》和道家《老子》、《莊子》四部原典為代表,分析李安如何在電影角色糾結的生命,以及尋求超越的歷程裡,展現李安固有的東方人文觀點,進而活化及深化電影、個體生命、經典三者。 藉由李安電影的剖析和儒道思想的相互參照,可以發現個體生命於經歷困厄過程裡,自我心境的轉變與提升是成長的關鍵,否則終將使生命變得空洞而黑暗。首先,在李安的作品中,可以看見當個體面對生存環境的外在箝制時,以理性心態及柔性的手段救贖個人心靈痛苦;再者,李安電影也表達了當人一味壓抑欲望,或者變得貪得無厭時,容易導致人心扭曲而紛亂,因此適時追求與滿足自我欲望,可以帶給生命前進的動能;最後,在李安電影作品中,點出了個人不能逃避肉體終將腐朽的事實,然而唯有珍惜當下且安於本分,並從人倫情感找尋愛與希望,才能化解死亡的恐懼,也可順勢跨越二元世界的紛亂擾攘,達到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的生命高度。 李安的電影演繹現實人生,展現人渴望掙脫困境的永恆性議題,而儒、道哲學重在解決人的生命課題,因此藉由李安電影作品與儒道思想的結合,除了有助於看見古今中外的個體生命如何超越來自生存環境、欲望、死亡所滋生的心境痛苦外,還能彌補過往研究李安電影者,對於儒、道思想運用不夠充分,也能呈現現實人生際遇的難題,讓電影、現實人生、儒道經典三者,相互交流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