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專注於分析並解釋日語終助詞ne(以非必須要素的ne為主)之使用場合與意義,主要運用日語口語語料庫「BTSJ(2011年版)」作為實際觀察的資料,從中觀察終助詞ne的自然使用,並抽出「非必須的ne」加以分類與分析。 透過日語口語語料庫「BTSJ(2011年版)」觀察到的「非必須的ne」以發話者所處的狀況和文脈進行了分類,分類如下:「回應型ne」、「段落型ne」、「前提型ne」。「回應型ne」意指發話者為了回應對方的疑問或察覺對方抱持著疑惑而使用ne之情形,「段落型ne」意指發話者為了總結談話的內容或著在對話行為本身上表示告一段落而使用ne之情形,「前提型ne」意指發話者為了達到某對話目的途中,在事先希望對方知道的資訊上使用ne 之情形。 綜合以上三種類型的共同傾向,本研究認為「非必須的ne」擁有以下的特色,「發話者在傳遞訊息時,把自己認為重要的資訊加以聚焦,並有促使聽話者接受該資訊的效果」。而本研究的結論與一些主要的文獻,如「談話管理理論(自我確認説)」以及「發話確認説」等有所關聯。 關於「談話管理理論(自我確認説)」,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確實「非必須的ne」之使用有意味著「自我確認」的可能性,「回應型ne」擁有著可以解釋成「自我確認」的傾向,然而「前提型ne」的使用卻難以解釋成「自我確認」。 「発話確認説」站在「發話行為的連續性(speech act continuum)」之立場,表示ne的使用相當於英語中的附加疑問句,並說明ne擁有「我這麼覺得,你覺得如何呢?」的語感,其目的是發話者向對方確認其發話的妥當性,然而在本研究的觀察下這樣的解釋僅適用於「必須的ne」之狀況。本研究也認為終助詞ne在整體上擁有「発話確認」的特性,但其之前的定義無法完整解釋「非必須的ne」,基於此點,本研究綜合了語料庫的觀察與分析做出了以下的結論。 使用終助詞ne時有一部分的情況(比如使用必須的ne時)發話者可以用「我這麼覺得,你覺得如何呢?」這樣的語感尋求對方的想法,但在使用「非必須的ne」時的語感比較像是「事情是這樣的,可以嗎」,在這種情況下其實發話者不需要使用ne來詢問對方(這也是為什麼這種ne是非必須的原因),然而藉由使用「非必須的ne」來產生附加問句的氛圍,進而達到強化對方對該訊息的注目,如此發話者更能確信對方已經收到了他所提及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