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236.184

長期照護雜誌/The Journal of Long-Term Care

社團法人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高齡社會人口快速老化,判斷能力減弱或喪失之失智性高齡者逐漸遞增,如何幫助其善用財產管理方法處理日常事務,身上照護,成為保護這些高齡長者的重要課題。信託制度的兩大特色:(一)信託契約當事人可自由約定信託目的,包括約定由受託人照護受益人身體。(二)信託關係以信託財產之存續為前提,不因委託人或受託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而消滅。若能善加利用此兩項特性,結合老人安養、人壽保險、成年監護等相關制度,應能協助高齡者發揮自我決定能力,經營合乎人性尊嚴的生活。

  • 期刊

本文主要在探討倫理的起源,釐清倫理的本義。並藉由中古佛教的臨終照護指南呈現醫療倫理的差異性。最後突顯倫理與道德之間的衝突,在管理化體制之中,期待落實個人的「養生」,以尋求「倫理」的可能性。

  • 期刊

由於生物科技的高速發展,生命倫理議題在照顧實務中面臨許多危機與挑戰,本文嘗試從長期照護的實務出發,論述文化差異與結構因素導致照顧倫理的實踐困境,並分析長照護實務中常見的倫理議題,包括倫理問題與倫理兩難情境,最後嘗試提出從業人員可能性的的思考,以作出有品質的倫理決策,讓長期照護的工作品質能回應責信的要求。

  • 期刊

長期照護機構住民的照護涉及許多倫理議題,本文檢視以問題為導向醫療模式對長期照護機構住民的適切性;省思行善原則在長期照護機構住民的運用。最後討論機構住民照護情境上的三項倫理困境:自主性、隱私性與統整性。期盼機構住民在長期照護從業人員的協助下,能享有心澄慮靜的和諧人生。

  • 期刊

本研究旨在利用Andersen模式探討接受居家照護服務之長期慢性病患的家庭照顧者對正式支持系統的利用。正式支持系統包括實質性、情緒性和資訊性服務。以高高屏地區與健保局有合約之46家居家照護機構所收案的居家照護個案為母群體,隨機抽樣後能配合協助的共有16家588案,經訪視完成有效問卷388份,完成率為66%。研究結果發現,照顧者居住的地區別、親朋鄰居的人數、病患的意識狀況、照顧者的慢性疾病數、非正式資訊性支持的利用與其心理社會的健康,可以預測正式資訊性支持的利用。實質性支持利用的重要預測因子,為照顧者之親朋鄰居的人數與病患的意識狀況。親朋鄰居的人數與非正式資訊性支持,是正式情緒性支持利用的重要預測因子。瞭解影響照顧者利用各項正式支持的預測因子,可以做為規劃或提供介入措施時的參考。

  • 期刊

台灣為因應老年化社會過程,照顧服務員的需求大量增加,以提供個案在醫院、長期照護機構及居家的日常生活照護;然而有關照顧服務員的相關研究卻顯不足,根據相關文獻指出照顧服務員的工作滿意狀況會影響其工作穩定性及照護品質。本研究旨在探討照顧服務員的工作現況、工作滿意度及影響工作滿意度之因素,以提供業界及相關部門於擬定照顧服務員相關議題時的參考。採立意取樣,以結構性問卷收集高屏地區照顧服務員人口學及工作滿意度資料,有效問卷共202份,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照顧服務員以中年已婚女性、國、高中(職)畢業,平均工作年資4.1年,工作地點以安養護機構及醫院為主,70.8%的照顧服務員工作薪資每月低於新台幣25,000元。整體工作滿意度為68%,分項滿意度依序為與住民(病患)關係75%、與同事關係72%、工作狀況70%、上司管理型態66%,而滿意度最低為薪資57%。教育程度為國中、工作年資5.1-7年及在安養護機構工作的照顧服務員者,工作滿意度較高。藉此研究發現,改善照顧服務員的工作環境、薪資結構有助於提昇工作滿意度,增強其留任意願,進而提昇住民的照護品質。

  • 期刊

本文個案為一位75歲老人,因跌倒入院檢查發現頸椎關節黏連合併退化性脊髓病變,致四肢肢體無力、活動障礙,經手術治療後返家仍長時間臥床,無法獨立執行日常生活活動,且嘗試自解尿液失敗後而放置存留導尿管,為此感到痛苦與無奈。經醫師轉介居家護理服務,筆者藉由會談、觀察及運用家庭健康評估架構,確立個案有潛在性危險性損傷/跌倒、排尿型態改變、身體活動功能障礙等健康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結合照護團隊及家庭支持系統,預防個案再次發生意外跌倒、協助脫離導尿管及回復獨立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結案後採每週一次電話訪談追蹤半個月後,個案仍能維持身體活動功能、順利自解尿液及無意外跌倒發生,獲得滿意的生活品質,對此表達重拾健康的喜悅。此次護理經驗讓筆者深深感受到居家護理的成就與滿足,希望藉此篇文章分享護理經驗外,更要向從事居家護理的護理界同仁們,將照護延續到家庭乃至於社會每一個需要的角落,致上誠摯的敬意。

  • 期刊

人口老化是全球性課題,國內罹患慢性疾病需長期照護之老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如何有效地控制慢性疾病惡化、維持患者最大獨立狀態及改善生活品質,更是迫切須要探討的議題。國內醫療體系主流的西醫醫療無法根治的慢性疾病,甚至對於某些慢性疾病束手無策時,迫使病患轉而尋求中國傳統醫學。而國內長期照護的工作人員對於中國傳統醫學的認知程度差異很大,因此本文主旨為透過介紹中醫藥治療之特色及中醫藥護理應用於長期照護機構的重點,並列舉食膳護理、中藥服藥護理、穴位按摩及推拿、太極拳、八段錦之練功療法及中醫五行音樂運用於長期照護實務之原則,以提供長期照護機構健康照護人員之參考,期望能夠改善國內長期照護機構住民慢性病的惡化、維持住民獨立功能和節省慢性病患者照護之醫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