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顎犬齒常因萌發的路徑漫長,而易發生阻生或移位的現象。異位萌發或阻生的上顎犬齒有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因而定期進行臨床及X光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以避免併發症之發生,甚至可使日後的矯正治療時程縮短。一些臨床及X光上的特徵可以提醒牙醫師某些患者較容易產生阻生犬齒的狀況,例如:牙弓位置不足、犬齒位置沒有隆起的跡象、左右兩側乳犬齒掉落時间隔超過半年、X光片上恆牙犬齒角度及位置有異常,甚至有其他牙齒之異常,都是需要注意之處。及早的處置如拔除乳犬齒及加上頭套的配戴都有機會引導上顎恆犬齒正常萌發。本文回顧及討論了上顎阻生犬齒的病因及處理方式。
在乳齒根管治療中,傳統上以不锈鋼的根管銼針來進行根管清創及塑形。近年來,新的鎳钛旋轉器械也被應用於乳齒的根管治療上,但使用上應注意避免發生鎳钛銼針非預期斷裂的情形。本病例為一位六歲一個月大的男童,在右下第一乳臼齒有一斷裂的鎳钛根管銼針逸出其遠心側根管外,並合併牙根吸收的情形,因而拔除乳臼齒並取出斷針。本文也回顧相關文獻,針對造成鎳钛根管銼針斷裂的可能原因及如何取出斷針做一般討論。
週期性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是一種自體顯性的遺傳疾病,並沒有性別上的差異,血液學檢查可發現嗜中性白血球數量會呈現一個週期性波動,平均約21天。患者在嗜中性白血球減少期易出現感染現象,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再發性發燒、表皮潰瘍等,口內則會出現牙齦炎、口腔潰瘍、牙周病情況。本病例為一9歲10個月的男孩,因經常性牙齦紅腫及刷牙流血被轉診至本院求診,經由臨床、X光片及血液學等檢查診斷為週期性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合併全口牙周病。在每次牙科治療前檢測其嗜中性白血球數量,如果絕對嗜中性球白血球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小於1000(×1/μL)則給予預防性抗生素,術後再給予口服抗生素,使用三天;如果ANC小於500(×1/μL),則暫緩所有牙科治療直到ANC上升。施行基本牙周治療包括口腔衛教、牙菌斑控制、全口洗牙,以及使用0.2% chlorhexidine漱口水,一天兩次,並定期追蹤回診以減緩病人牙周組織的破壞。目前患者定期回兒童牙科追蹤,每次回診口腔衛生大致良好,但局部輕度到中度牙齦發炎仍可見到。此患者雖有雙顎齒槽前突及前牙深咬情況而需矯正治療,但矯正的作用力及口腔清潔的難維持,都可能加速牙周組織的破壞,故建議矯正治療應延後至患者病況穩定後再評估。
牙根未發育完全的牙齒受到外傷後,若是牙髓壞死,則選擇的治療方式為根尖成形術,以氫氧化鈣放置根管內,誘導根尖出現鈣化屏障,但牙根不會再繼續生成。若牙髓未發生壞死,則會以根尖生成術方式治療,以保持牙髓活性,促使牙根繼續發育完成。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近年來研究發現即使是牙髓壞死的牙齒,只要能維持根尖及赫威氏上皮根鞘部分的活性,根尖生成術也是可能的,也有人稱為血流再重新建立。本病例為一8歲男童因外傷造成右上正中門齒脫落,植回後因牙髓壞死,且牙根尖未發育完成,選擇以根尖成形術方式治療。但追蹤治療結果發現不僅如同根尖成形術般出現鈣化屏障,而且牙根依舊繼續發育,直到根尖閉合,根尖孔形成,如同進行根尖生成術。因而開放型根尖年輕恆牙即便因牙齒外傷導致牙髓壞死,如能維持赫威氏上皮根鞘及根尖部分的活性,仍是可達到血流重建而促使牙根繼續發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