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91.57

華人經濟研究

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有關社會資本與公司創新的研究,多在探討社會資本的各構面與組織績效或知識資本創造間的關係,仍缺乏對集團企業內組織成員所擁有之內部社會資本的發展及形成,與內部資源交換的關係,及該成員創新成效的影響之整體性分析。本研究以Nahapiet and Ghoshal(1998)所提出之「社會資本與智慧資本創造模式」的概念模式為基礎,建立一整合性分析模式,期能有利於集團企業內部創新能力的蓄積及發展。本研究以中華徵信所2008年版「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所收錄之本國大型及中型集團企業為本研究之觀察樣本,採取問卷調查法蒐集所需之資料,並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本研究所建構之模式。研究結果證實社會資本的形成過程中,社會互動會影響共同願景,而成員間的信任關係會受到社會互動及共同願景的影響,成員問之資源交換與結合則會受到社會互動與共同願景的影響,成員的創新成效則受到社會互動、共同願景及資源交換與結合的影響。

  • 期刊

本研究主要係利用統計科學方法建立財務預警模型(Financial early-warning models),儘可能在公司尚未發生財務危機前,提前預測出公司可能發生財務危機的機率,達到事前預警作用。實證分析上,嘗試利用28個財務比率,K-S tests、M-U tests與logit迴歸模型(Regressions model)比較分析2006~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台灣上市櫃公司之價值。研究發現,不同經濟情況影響公司績效主要指標有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獲利能力與現金流量指標。每股盈餘EPS能有效預測公司之經營績效,適當提高負債比率可提高股來權益報酬ROE與公司績效,適度提高股東權益過轉率與資產過轉率可增強公司經營能力。準此,本研究主要焦點意涵在財務風險管理與財務預测。

  • 期刊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以實證之方式了解台灣大專學生的虛榮特性、物質主義與購物導向所含變數彼此間之相互關係。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針對台灣大專學生收集資料,有效問卷573份。經主要成份因素分析及最大變異轉軸,驗證其構念效度,以Cronbach's α檢驗其信度,並以相關條數分析及迴歸分析驗證虛榮特性、物質主義與購物導向間之關係。研究結果顯示,虛榮特性之外表觀感與物質主義以及購物導向之享受購物、價格導向、品牌知覺呈正向顯著影響關係,而虛榮特性之成就觀感與物質主義以及購物導向之價格導向、品牌知覺呈正向顯著影響關係,但與購物導向之想購購物無顯著關係。在物質主義方面,皆與購物導向之享受購物、價格導向、品牌知覺呈正向顯著影響關係。結論或可提供學街上及實務應用上之參考。

  • 期刊

本研究係以美國拉斯維加斯與澳門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博羿產業收益成長率與總體經濟指標(實質經濟成長率、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及失業率)之關聯性,並運用Johansen共整合檢定及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進行探討,藉此瞭解各變數之間的關聯性。 實證結果如下:(1)長期共整合檢定結果顯示,美國拉斯維加斯博拜產業收益成長率與兩總體經濟指標「美國失業率與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之間,存在著長期均衡關係;另外,澳門博弈產業收益成長率則是與兩總體經濟指標「澳門失業率與澳門實質經濟成長率」之間,存在著長期均衡關係。(2)短期因果關係儉定結果顯示,美國拉斯維加斯博弈收益成長率對美國失業率呈現單向領先關係。另外,澳門博弈收益成長率對澳門失業率亦呈現單向領先關係。綜合以上結果發現,失業率與博弈產業之間的關聯性相當密切。

  • 期刊

本研究透過實證的方式,驗證金融服務業員工面對近來因應不景氣下,持續進行人員精實的過程中,員工有了工作不安定性的知覺後,進而探討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對工作績效之影響。有效問卷365份來自金融服務業人員,透過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來驗證各研究構念的影響關係,研究結果其數據顯示:在結構模式各變項的影響效果上,金融從業人員在「工作不安定」下負向影響「工作績效」及「工作投入」,在「工作不安定性」下正向影響「工作壓力」,「工作壓力」及「工作投入」對「工作績效」達顯著正向影響,「工作壓力」對「工作投入」達顯著負向影響。金融從業人員之工作不安定性對工作投入與工作績效為直接負向影響,且金融從業人員之工作不安定性對工作投入之影響程度大於工作不安定性對工作績效之影響程度,工作壓力直接對工作投入之影響程度大於工作壓力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且工作投入對工作績效之影響最大,可見金融從業人員之工作績效整體影響程度中,最重要為工作投入之影響,次之為工作壓力。此研究結果能提供銀行管理者改善銀行績效之參考方向,以及身為管理人應誠如何面對員工壓力,以制定最佳管理決策。

  • 期刊

鑒於國際經貿發展趨向日新月異,藉由相關文獻,探討知識發展中心之發展現況、營運模式與建構內涵、e化系統環境與網絡學習核式、貿易救濟知識創新、人才訓練與師資培育機制,以檢視知識發展中心在現階段我國政府知識業務所扮演角色。將可行之自主營運及績效考核機制建議,作為政府在不確定經貿環境下,推動知識經濟業務,建構國家安全風險管理營運模式之參考,發揮知識發展中心執行效能與功能。

  • 期刊

智慧財產權案件之審理,與一般傳統案件相較,有其特殊性,又因智慧財產權有關產品之市場更替週期短暫,因此其迅速審理之要求,具有等同於裁判正確性之重要性,故我國於自九十三年二月起由司法院開始研議設立智慧、財產法院,經立法院於九十六年三月五日以及一月十九日先後三請通過《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以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司法院則於九十七年五月六日分別以院台處司一字第0970010117號令及第0970009972號令明定於九十七年七月一日開始施行。智慧財產法院亦於向日開始掛牌運作,使我國智慧財產法制邁入新的里程碑。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施行及智慧財產法院掛牌運作,某程度解決先前專利侵權訴訟之問題,惟其施行滿一年以來,實務運作上產生若干問題,實值注意,諸如:專利侵權訴訟案件第一審以及第二審均由智慧財產法院管轄,有可能發生認定事實之獨占,以及統一法律見解,而影響當事人之審級利益之問題,或法官員賴不足,發回更審後之處理問題,或目前全國僅設立一法院,影響當事人就審便利性之問題,或技術審查官對於專利案件之審理或證據保全程序中可能產生之問題,或智慧財產法院審理專利侵權案件速度似乎矯枉過正,而影響當事人實體上權益之問題,以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對於專利有效性處理上,可能產生之問題等等,本文藉此提出上述問題,冀藉此拋磚引玉,共謀我國專利訴訟及相關行政制度之完善。

  • 期刊

兩岸農業合作交流作為兩岸經貿合作交流中的主要項目,因「大三通」的實現,再次吸引兩岸業界人士的積極參與,同時也再度吸引兩岸農業相關機構和學者的目光。但過去兩岸農業合作交流,也僅侷限在大陸東南沿海省區,中國大陸中西部廣大地區與台灣如何開展合作交流,截至目前尚未能引起兩岸各方關注,殊為可惜也值得有關部門關注。

  • 期刊

在各國電子化政府的改革下,台灣對於政府電子化也漸漸成為重點。網際網絡的使用相當普遍,對於政府的宣導及服務,也具有提升效果。電子化政府不僅僅是宣傳及服務民眾,更可透過綱際網絡的使用,縮短數位落差,不因地點的遠近、城鄉的差距、時間的限制等因素,亦可得到政府的協助與服務。就台灣電子化政府由行政院研考會負責推動執行至今,整體上,台灣電子化政府之推動,獲得相當的發展與成果,使政府的角色從統治管理轉型至與人民一起治理,提供服務與價值,並及時回應社會的需求與面對問題,這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