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60.79.111.19

中華禮儀

中華殯葬禮儀協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在臺灣民間殯葬禮俗,最終目的就是要達成「養生送死」與「生死兩相安」之目的。然而在臺灣民間鄉土文化當中,的確擁有著多采多姿的民間故事,其中有一些所呈現的故事情節卻與殯葬禮俗息息相關。本文試圖以《臺灣民間故事集》做為根基,來探究〈灶君的來歷〉的「神主牌位」,〈傻孩子的故事〉與〈邱罔舍的故事〉的「孝服禮制」,〈三叔公〉的「封釘禮俗」,〈林半仙〉的「撿骨習俗」與「風水傳說」等五則,有關於殯葬禮俗之其中涵義。

  • 期刊

後事之處理,所重乃安頓慧命,使其圓滿歸宿,一切殯葬活動,皆為達此目的,物質生命之處置,反而其次。從佛教之觀點,生命是體,不生不滅;生死是相,六道輪迴,改形換身,隨業現相;生活是用,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現今殯葬活動的重心則費心處理其遺體,反倒忽視生命之安頓。而人即將死亡之際,乃生命中最為重要階段,正是轉變生活空間維次的一個關鍵時刻。臨終助念是佛教所實行的一種臨終處理方式,對於臨終病人,當心識要離開身體時,會徬徨、無助,此時如果有人在旁勸他念佛,以及在臨終者的身邊與他一起用佛號聲幫其念佛,幫助他提起正念,可接引亡者神識自在的往下一個生處去,並且同時形成安詳、寧靜的道氣,協助家人心安,達到「生者心安,亡者靈安」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