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介紹市面上常見的棒球打擊訓練器材,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進行棒球打擊訓練器材的評估,以了解相關訓練器材的優劣與實際運用價值。方法:藉由收集並探討使用打擊訓練器材對隨後揮棒速度影響之相關研究結果,進行評估。結果:利用不同加重方式的打擊訓練器材來訓練揮棒,對於隨後比賽中的揮棒速度皆能有效提昇。盼此研究能協助教練或選手在平時或賽前使用這些器材進行訓練,以提升比賽時的揮棒速度。
鉛球投擲是一項技術性較高運動,本文的目的在探討國小學童鉛球投擲技術訓練流程,經由文獻將蒐集資料加以歸納,並以筆者的學生103年嘉義縣國小女童甲組鉛球冠亞軍為例子,探討側向滑步式投擲技術訓練與背向滑步式投擲技術訓練,結果發現國小學童對於推鉛球的動作,採用背向滑步式教學投擲距離比較遠,相對的技術動作比較不易理解,採用側向滑步式教學投擲距離比較近,相對的技術動作比較容易理解,並能夠做出完整的動作。在此提供國小體育教師、教練做為參考依據。
聆聽緩和的音樂可以使人放鬆心情,而激昂的音樂則能振奮人心。運動場上常常看到運動愛好者戴著耳機聆聽音樂進行慢跑運動,運動員也常在熱身時帶著耳機聆聽音樂,一邊為比賽做著準備。在日常生活上音樂可以做為心情的調適劑,在醫療上也已經證實音樂具有療癒復健的作用,近年來則有研究發現,音樂運用於運動上會影響運動員的生心理狀態。本文蒐集團內、外音樂與運動相關之研究,透過文獻資料的整理及分析,探討音樂情境、節奏及種類等屬性介入運動的時機對研究參與者的身心影響。相關議題的研究資料在進行匯整分析後發現,目前大部分研究音樂的介入時機以運動前及運動中為多數,音樂及無音樂情境針對不同運動項目的實驗設計中,國外學者常用的測量方法為腳踏車、跑步等,測試的項目則有心跳率、輸出功率、RPE及心理層面等指標;反之國內研究者多以量表型態調查運動前聆聽音樂對參與者焦慮、情緒等心理狀態影響程度,較少以實驗設計方式進行探究;在節奏音樂方面,國外研究發現,以快節奏音樂可使參與者步頻加速並提升運動能力,慢節奏則使身體機能下降,而同步音樂中進行運動,可以降低身體的不適感;國內文獻也提出,同步音樂可提升運動表現;而其他音樂的研究中主要以偏好音樂與歌詞音樂為主題,運動中選擇偏好音樂可以增加運動表現,但聆聽歌詞音樂則沒有帶來正向的效益。
本文旨在探討國際登山車定向越野競賽實力發展,從世界錦標賽成績分析發現,目前國際登山車定向越野競賽實力,以北歐的芬蘭與東歐的俄羅斯最強,而北歐的丹麥、中歐的瑞士、奧地利則具有威脅芬蘭與俄羅斯的競爭實力。其次,從賽事成績分析中要看到另外一個重要的趨勢面向,就是運動選手交替的問題,因為以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為例,自從優秀選選手退役後,整體的運動成績就大衰退,而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則是面臨優秀運動選手的缺乏。有鑑於此,本文提出相關建議與未來發展的具體指標,做為相關單位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