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33.133

中正體育學刊/Chung Cheng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運動本身主要目的是追求身心健康意義的正向本質,因此各界普遍以探討運動所帶來的正面效應為著眼點,但負向成癮 (negative addiction) 的現象,也漸漸受到研究者所關注。國內路跑風氣逐漸盛行,對於從事跑步運動的廣大族群中,可能產生負向成癮之傾向,是需要提高關注之議題。本研究以雲嘉南地區361 位路跑參與者為對象(男性239 人,女性132 人),以中文化改編之「跑步運動依賴量表」為工具,以性別與路跑參與組別等為類別變項,意圖了解路跑參與者之跑步運動依賴盛行率。研究結果發現,路跑參與者歸類於運動依賴風險組的比例為16.1% (58 人),有症狀但無依賴組為65.9% (238 人),無症狀無依賴組為18% (65 人);全程馬拉松歸類於運動依賴風險組的比例為26.9% (25 人),有症狀但無依賴組為66.7% (62 人),無症狀無依賴組為6.5% (6 人)。半程馬拉松跑者歸類於運動依賴風險組的比例為18.4% (32 人),有症狀但無依賴組為62.1% (108 人),無症狀無依賴組為19.5% (34 人)。休閒組跑者歸類於運動依賴風險組的比例為1.1% (1 人),有症狀但無依賴組為72.3% (68 人),無症狀無依賴組為26.6% (25 人)。經卡方考驗得悉42 公里跑者歸類於運動依賴風險組的人數分配比率與10 公里組呈顯著差異,運動依賴傾向與訓練量有關,且運動依賴風險組的每周平均訓練量要大於其他兩組。

  • 期刊

本文研究目的乃針對現行的樂齡運動健康促進推展之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同時以嘉義市衛生局的運動健康促進計畫爲例,建構「樂齡運動健康促進推展策略」,並提出具體實施成效與建議方案,並擬訂合乎樂齡者的運動指導執行策略。本策略模式建構之方法乃藉由結合嘉義市政府 (官)、財團法人健康促進創新研發自行車中心 (產)、國立中正大學 (學)、民眾志工 (民)、以及社區地方的資源力量 (民) 等在地化社區導入,針對適合樂齡者的功能性體適能檢測與評估,資料統整建構常模與運動介入處方。同時擬訂運動推廣策略,提升樂齡者社會參與率及規律運動之實踐,指導樂齡者正確運動觀念,並藉由代間學習強化樂齡者價值,進而展現全國首創產官學民推動模式。

  • 期刊

路線選擇 (route choice) 一直是定向越野運動競賽相當重要的技術與競賽環節,利用全球定位系統 (GPS) 套用在定向越野專用地圖上,進行選手的訓練或賽後分析,可以精準的顯示選手的跑動的路線,進而瞭解其第一時間選擇路線的想法,及培養下次比賽或訓練中,較快的思考和較佳的判斷能力。因此本文旨在介紹於實務上如何利用快速路徑 (Quick Route) 程式,結合GPS路線軌跡資料,協助定向越野教練與選手,進行比賽或訓練的路線回顧。本文以描述方式,按部就班地介紹Quick Route 程式的功能與操作方法,以及其如何結合選手配戴之GPS 裝置資訊,除顯示比賽或訓練之路線軌跡外,也可顯示選手在不同賽段中的速度快慢,進而檢討配速與體能等相關議題,以期增進定向越野之訓練效果與賽後分析之正確性。

  • 期刊

有品質的教育應具備持續的進步及全員的極積參與,以致提升學生滿意度的教育文化特質。學生既為主要利益關係人,了解與積極管理其需求與感受,乃學校教育規劃策略之基礎。然在學期間個人的發展及成熟度的變化,極可能影響其教育品質的需求與看法。本研究目的在透過兩個案學校教育服務品質的檢驗,分析、歸納學生普遍存在或差距較大的看法,以探索需要予以關注的問題與對象。參與對象包括台灣二所同質性高之教育大學體育系一至三年級的學生,調查工具為「體育教育服務品質評量量表」,包括承諾性、專業性、硬體、同理心、及可靠性五個因素。研究結果顯示:一、兩校學生的整體教育服務及五個因素之品質期望與知覺差距皆達到顯著水準;二、不同年級之主要效果考驗達顯著水準,其中二年級的教育服務品質缺口最大。整體結論,兩個案學生對系上之教育服務品質皆不滿意,但是性別及運動競技經驗兩個因素並不影響學生對教育服務品質的評價,僅年級間的看法差異大,其中影響二年級評價最差的因素,應進一步了解原因以規劃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