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58.66

傳播與社會學刊/Communication & Society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研究中心 & 香港浸會大學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 & 中文大學出版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是15年來針對中國大陸報業新聞從業者最大規模問卷調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新媒體環境下大陸報業新聞從業者的工作自主狀態及其影響因素。通過文獻梳理發現,既往的新聞從業者研究多從傳統的結構功能範式出發,忽略了對新聞從業者個體能動特徵的考察。本項研究突破傳統方法論的局限,採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旨在考察新聞從業者的個體特徵變數對其工作自主性的能動影響。本文的主要研究問題是:新媒體環境下大陸報業新聞從業者工作自主性認知的整體狀況如何?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從業者個體特徵變數中的媒介角色認知和互聯網使用技能是否可以預測其工作自主性?通過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本項研究發現:第一,新媒體環境下大陸報業新聞從業者對工作自主性的整體評價有所下降。第二,在控制人口變數的基礎上,新聞從業者個體特徵變數中的媒介角色認知和互聯網使用技能對其工作自主性均造成了顯著影響。

  • 期刊

網際網路的出現影響了友誼網絡。有三種不同論點:取代論主張網路上認識的新朋友,會取代真實世界的既存朋友;擴大論主張網路上認識的新朋友,會使人們有更多朋友;強化論主張網路提升既存朋友間的關係,使得人們有更多親密朋友。本文以2012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全國代表性樣本,檢視不同網際網路應用是否適用不同理論。結果發現網際網路並沒有減少與既存朋友的互動,反而是增加;但擴大或強化的能力皆有限,尤其社交媒體。結論指出友誼網絡影響網際網路如何被使用。

  • 期刊

本研究主要探討個人對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重要性及可信度感知,如何影響其健康資訊尋求行為。本研究資料取自「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一次計劃調查,此一橫斷面的問卷調查研究於2012年7月1日至9月10日之間,針對台灣地區滿十八歲的中華民國國民進行調查,共訪問4,750人,最後回收2,000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42.10%。研究結果發現,在控制人口變項及媒介使用行為之下,受訪者對「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重要性」(β= .57, p < .001)及「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可信度」(β= .12, p < .001)感知,均正向地預測資訊尋求行為。本研究建議,衛政單位進行健康宣導時,應強化該訊息對接收者的重要性,並提高資訊的可信度,以提高衛教宣導的效果。

  • 期刊

本研究採用雙元模型,調查影響消費者繼續使用品牌社群媒體粉絲專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發現,專注基礎機制與限制基礎機制會影響消費者繼續使用品牌社群媒體粉絲專頁的意圖,品牌粉絲專頁的社群型態之不同,會造成成員續用意圖決策上的差異。在理論的貢獻上,本研究提出適合分析臉書粉絲專頁的雙元模型,也分析不同社群型態之續用決策差異,補足文獻之不足。最後,本研究提出實務上的建議。

  • 期刊

工人與新聞媒體如何發生關聯?何為「工民新聞」?如何在基層工人中利用參與式行動研究開展批判媒介素養活動?本文介紹深圳工業區的一個工友新聞興趣小組,其活動包括剪報、座談、新聞採編等多種豐富的「工民新聞」形態,以達到傳播賦權目標。之所以叫「南方兩週末」是因為工人們隔週在週末舉行活動。本文通過回顧該新聞興趣組的實踐情況,聯繫參與行動、批判媒介素養、發展新聞學等方面研究傳統,反思涉及的問題與影響賦權效果的因素。文章還將集中回顧三個真實的活動環節,分別涉及工友發聲、工人新聞的發展、以及與商業媒體的互動,並在此基礎上總結該參與式行動研究項目的經驗教訓,供未來借鑑。

  • 期刊

自彭麗媛作為國家主席夫人亮相世界外交舞台以來,她的靚麗外表吸引了國內外民眾和媒體的廣泛關注。2012年新華通訊社首次使用「第一夫人」這一稱謂,以此凸顯新一屆政府與民眾關係的新起點。與此同時,官方媒體還公開了二人的家庭、婚姻生活、個人成長經歷等信息。與國外媒體關於「第一夫人」的報道框架不同,指出中國「第一夫人」的媒介報道,無論是在彭麗媛成為「第一夫人」之前,還是在她成為「第一夫人」之後,支持性框架和代言性框架均較為顯著,而對彭麗媛外表角色的關注,即禮儀性框架,在她成為「第一夫人」之後有突出的報道呈現,上述媒介報道的特點又與新一任國家領導人所倡導的國家新形象和新文化建設關係密切。就代言性框架而言,「第一夫人」的彭麗媛以中國本土化的服飾品牌、展示中國藝術形式等交流方式,在全球化的政治格局中無形中成為中國文化、政治、民眾和傳統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