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194.82

感染控制雜誌/Infection Control Journal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由於免疫功能不全,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風險相對增加。本研究採回溯性研究,分析某醫學中心2005~2013年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病人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分布,結果:HIV病人入院共1,130人次,發生41人次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感染率為3.63%;感染人次有逐年增加,但感染率無顯著上升趨勢(p = 0.620,χ2 for trend)。感染個案以男性居多佔85.4%,感染時病程已進展至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者佔92.7%,入院時出現伺機性感染者佔73.2%,住院期間CD4+T細胞值小於200 cell/mm^3佔76.9%,感染前7天曾發生休克(血壓 < 90 mmHg)佔7.3%;常見感染部位前3名依序為血流感染(41.5%)、泌尿道感染(39%)、呼吸道感染(12.2%);感染菌種前3名分別為Acinetobacter baumannii (17.4%)、Escherichia coli (17.4%)、Staphylococcus aureus (13%)。進一步分析感染後30天內死亡預後之危險因子,單變項分析結果顯示具統計學上顯著差異之變項為休克及感染後住院天數(p < 0.05);多變項分析控制年齡、性別、感染後住院天數、伺機性感染、休克、CD4+T細胞值、惡性淋巴瘤及加護病房等所有變項後均不具統計學上顯著差異(p > 0.05)。結論:血流感染為HIV病人最常發生之感染部位;A. baumannii及E. coli為最常見之感染菌種。

  • 期刊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為近年興起的念珠致病菌株,其具有多重抗藥之特性,且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非洲的醫療院所造成感染症及群突發事件,因而引起相當大的關注。C. auris的鑑定對臨床實驗室來說是極具挑戰的,本文將統整敘述目前已知C. auris的流行病學、診斷鑑定方式、治療及相關的感染控制措施。

  • 期刊

接種疫苗顯著地降低兒童的傳染性疾病及死亡。不過在嬰幼兒族群,目前疫苗能提供的保護相對缺乏。因此,藉由孕婦疫苗接種,來增加嬰幼兒的抵抗力,減少嬰幼兒時期的感染,是個有效可開發的領域。懷孕期間性荷爾蒙的變化,會改變母親的免疫反應,進而影響疫苗接種的免疫生成性。目前我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孕婦應該優先接種流感及百日咳疫苗,這在許多研究都獲得證實。孕婦接種流感及百日咳疫苗可以有效減少嬰幼兒的嚴重感染及併發症。目前開發中的孕婦疫苗,以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及B型鏈球菌疫苗有最大進展,期待未來能進一步降低早產兒及新生兒的併發症及死亡。將疫苗接種納入常規孕婦產前照護,有許多困難及挑戰,也是兒童疫苗接種的最後一塊拼圖。

  • 期刊

鑑於病人安全,醫院器械使用及管理愈趨重要,歐美先進國家均已建立實證依據的措施及指引;而根據近年來我國疾病管制署醫院感染管制查核作業結果發現,在器械之清潔與消毒滅菌作業,仍有許多值得改善之處。我們知道醫療品質即使在有限資源下仍要提供最佳照護,而醫院醫療器材清潔消毒滅菌作業品質更是改善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之根本之一。本內容主要引用2017年亞太供應中心醫療器材清潔消毒滅菌作業指引,對於器械再處理流程與監控、定期及新品滅菌品質確效、滅菌物品儲存、儀器設備及執行等內容進行介紹,如供應中心規格設計規範、病房使用後醫材送至供應中心的處理、收集、運送、污物接收區的清潔和去污、清潔區器械的檢查、準備和包裝、滅菌區的滅菌品質監測和測試、無菌物品儲存區的無菌儲存、發送和產品回收、文件記錄保存、供應中心人員資格和持續教育課程、健康管理等,期藉此以提昇醫療機構之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