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54.11

大專體育學刊/Sports & Exercise Research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績效管理近年來在企業之中不斷地被提起與做為公司治理的運用,其主要的目的是在確認如何讓組織所訂定的目標,能有效且具體的達成,因此,它特別強調溝通、輔導和組織成員能力的提高,也正因為如此,績效管理不僅強調結果導向,而且重視達成目標的過程。在過去績效管理訂定與落實的過程中,多數的組織會把績效管理和年度考核相提並論,一般而言,這種做法強調否定而非肯定,阻礙了管理者和員工之間有建設性的對話,讓員工感到厭惡,也讓管理和人事部門頭痛不已,根本無法激勵員工,也不能改善績效。這樣的現象,在近代的績效管理制度有明顯的變革。在團體績效執行過程中,最大的收益者是誰?受到績效影響的又是誰?在組織的經營之中,到底是利他?還是利己?其實我們從利他主義的意涵來看,利他主義隱含一種為他人謀福利的精神,是一種發自內心來助人,並不要求從受助者身上獲得回報。而利己主義者,則是凡事只為自己或對自己有利益關係的團體,才會有行為的展現,其做事的態度都會以自身利益為優先。許多的研究也試圖瞭解,為何人們願意為無明顯獲益的事情承擔部分的成本(Dercole, Della Rossa, & Piccardi,2019)。Trivers(1971)認為每個人為了適應當地社會、經濟環境,自然會有利他行為或其他行為的表現。利他行為,就是人們行為獲益回報進化而來(de Waal,2008)。我們從利他或利己的定義中發現,其實是互為因果的,因為在績效管理之中強調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一致性,強調組織和個人同步成長,形成「多贏」局面;績效管理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在績效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員工的共同參與,也充分的體現出良好的績效管理策略能夠同時兼顧團體及個人利益。換句話說,如果團體績效策略訂定的夠完善與夠周全,其所展現的成效,既能利他也能利己,目前許多企業已開始正視這個問題,如Google、GE、Netflix、微軟與高盛等知名企業,都已在嘗試拋棄傳統的績效考核方式,他們漸漸廢除傳統一年一度的績效管理,改為更頻繁且即時的回饋方式,讓績效管理真正發揮功效,不再只是形式化、量化、忽略員工動機的冰冷制度,同時也慢慢地將重心放在公司最大的資產──員工,透過利他的具體策略,例如:培育人才及公平獎勵員工,如此一來,更能達到組織績效提升並兼顧組織成員個人獲益,使員工和組織得到同步成長。因此,方向對了,策略對了,團隊績效管理再也不是兩難的問題,而是既能利人也能利己的互惠關係。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影響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簡稱中華職棒)進場觀賞賽事之因素,並以次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範圍為中華職棒2010~2016年編號第1場至第240場,共計1,680場比賽的對戰狀況與進場觀眾人數,包含各場次之進場觀眾數、賽程時段、對戰組合、特殊比賽、明星球員、該場次是否舉辦行銷活動(主題趴、廠商活動、體驗活動、促銷活動、紀念活動、表演活動、球迷感恩會或其他特殊活動)及平均氣溫等變數,並以多元迴歸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010~2016年中華職棒觀眾進場模式的整體解釋力為30.7%,其中賽程時段(星期五、星期六及星期日)、對戰組合、行銷活動(廠商活動、主題趴或表演活動)與特殊比賽等變數顯著正向影響觀眾進場人數,而當日平均溫度顯著負向影響觀眾進場人數。本研究結論為若中華職棒當日賽程為特殊比賽、賽程時段為週末,且當日有施行行銷活動(廠商活動、主題趴或表演活動)等情形發生時,則有助於提升進場觀賽的人數。

  • 期刊

Working from interactionism, this study hypothesizes that job autonomy and secure base leader support moderate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trol and work stress related outcomes. A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on 448 employees from the sports service indust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mployee self-control i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work stress-related outcomes, including work stress, work tension, job-related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insomnia. Additionally,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trol and work stress related outcomes was enhanced when employees perceived greater job autonomy or secure base leader support. That is, job autonomy and secure base leader support allowed employees to better cope with work-related stress via self-control.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job autonomy and secure base leader support are important situational resources for the sports service industry, helping to improve employees' self-control, and in turn helping them better cope with work stress. Accordingly, sports service industry organizations could enhance employees' performance under conditions of stress by improving job designs or delivering a specific type of leadership. Our results provide relevant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for sports service industry employees coping with work stress.

  • 期刊

本研究目的為發展適用於探討健身運動者自我對話的測量工具。研究以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以王亭文、李偉萍、盧俊宏於2016年探討健身運動者自我對話質性研究結果,來發展初步問卷題項,接著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題目鑑別度與內部一致性確認初步問卷結構;研究對象為每週3次、每次30分鐘以上規律運動的健身運動者,包含男性103位及女性75位;平均年齡22.9歲;平均運動年資7.50年。第二階段則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並以運動表現策略量表與競賽心理狀態量表之相關分量表作效標關聯效度之檢驗;研究對象資格如第一階段,包含男性158位及女性182位;平均年齡33.0歲;平均運動年資10.55年。研究結果顯示,探索性因素分析萃取出四個因素,分別為正向-指導性、正向-激勵性、負向及反思,共計20題,總解釋變異量為65.71%;第二階段驗證性因素顯示模式具有良好的適配度;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介於.81~.91之間;效標關聯效度檢驗亦符合本研究假設,顯示本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根據結果做以下結論,本問卷具備初步良好的信、效度結果,未來研究者可利用此測量工具探討健身運動者自我對話之影響,亦需其他研究提供支持或再檢驗問卷之適切性。

  • 期刊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二:一、探討高低自我迷戀人格在中、高辨識度情境的社會懈怠現象;二、在社會懈怠現象出現後,即透過合作學習教學介入,分析高低自我迷戀人格在中、低辨識度情境下是否改善社會懈怠情形。以個人、小團體與大團體等活動作為高、中、低辨識度情境,並招募67位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組,69位學生參與講述教學組。研究實驗前先施測自我迷戀人格量表,且立即在個人與小團體等辨識度情境下,進行2分鐘跳繩測驗作為社會懈怠之依據。在中、高辨識度情境結束後,即進行2週合作學習與講述教學後,在低辨識度情境下測驗跳繩。研究結果顯示高自我迷戀人格學生在高辨識度情境相較於中辨識度情境時,表現出高跳繩表現,隨著辨識度情境逐漸變低,則出現顯著社會懈怠。經由合作學習介入後,高自我迷戀人格學生在低辨識度情境相較於中辨識度情境時,顯著提升跳繩表現,社會懈怠現象也隨之降低,且顯著高於講述教學組高自我迷戀人格學生。而高自我迷戀人格學生在中辨識度情境下所出現的社會懈怠現象,經由講述教學後,則無顯著改善效果。另外,兩組的低迷戀人格學生,在中、低辨識度情境下,顯著提升跳繩表現,也意味著未有社會懈怠現象。本研究結論驗證運用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積極的互賴,產生同儕互動效能,當迷戀人格學生對任務的努力程度在不辨識度情境下,則有效改善社會懈怠現象。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以不同踝關節扭傷程度運動員進行前跳著地的功能性動作檢測,探討長期踝關節不穩定、潛在族群與健康運動員的姿勢穩定能力,以坎伯蘭踝關節不穩定問卷為研究工具,招募30位大專運動員,以每組10人分別納入踝關節不穩定組、潛在組與健康組進行前跳著地動作,要求實驗參與者以躍起後單腳著地平衡5秒鐘,蒐集相關力學參數後分析健康組、潛在組與不穩定組之各項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健康組顯示較大的足底壓力中心晃動位移與速度、垂直指數與整體指數,並具有較大的垂直著地力量,形成著地負荷率顯著提升,而踝關節不穩定運動員能有效降低著地負荷率與力量峰值,促使較佳的姿勢穩定能力,顯示不穩定組存在特殊的著地緩衝策略。研究結論指出不穩定運動員在康復後已整合出一套特殊的關節間協調策略,有利於著地時姿勢穩定平衡。

  • 期刊

伸展臺模特兒常面對公眾舞臺展現身材,期間須具備強大的抗壓能力,來克服走秀時所產生之壓力情境。本研究目的藉由心率變異度測量,觀察不同性別模特兒,在服裝秀表演前1週與登臺前20分鐘之抗壓能力表現與自律神經變化情形。以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模特兒組20位(男性8位、女性12位),平均接受2.85年以上專業訓練且具經紀公司簽約之健康自願者參與本實驗。結果發現從壓力視覺量表與心率變異度在高頻指標表現上(副交感神經活動),皆有效反應出所有模特兒在登臺前20分鐘時的壓力作用;且不論男、女均呈現顯著下降情形,其中又以女性下降幅度較男性低。本研究結論顯示女性模特兒當面對公開身材展現時之抗壓能力較男性佳,亦發現透過心率變異度測量,將可有效作為流行模特兒之壓力檢測工具。

  • 期刊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綠藻萃取物補充是否有助於改善因脫水造成的運動表現降低與疲勞。研究方法為隨機雙盲交叉試驗,將10名受試者隨機分為安慰劑組(Placebo group)與綠藻組(Chlorella group)。所有受試者均於高溫濕環境(35℃與70%相對溼度)中以跑步機進行低強度運動(40%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_(2max)])以誘發達3%體重的脫水,並於脫水後給予脫水量的1.5倍液體補充(6%醣類與0.04%食鹽)。此外,綠藻與安慰劑組於脫水後立即分別補充130ml的綠藻萃取物或等量安慰劑。於脫水前後以漸增式運動檢測VO_(2max),並抽血以分析氧化壓力、發炎與分解/合成指標。研究結果顯示脫水後安慰劑組VO_(2max)與運動時間顯著降低,但是安慰劑組顯著低於綠藻組。另外脫水也造成血液白血球、噬中性球、介白素6、介白素10、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超氧岐化酶顯著上升,但是綠藻組於脫水後4小時TBARS顯著低於安慰劑組。於合成/分解反應方面,脫水後立即睪固酮與可體松濃度均顯著增加,綠藻組在脫水後2小時的可體松濃度顯著低於安慰劑組。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結論為運動後進行綠藻補充應有助於避免脫水後耐力運動表現降低,且可能降低氧化壓力與分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