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般舟三昧經》等經典在早期多被視作大乘經典,而在隋代以下的經錄中,除了《般舟三昧經》依舊被視為大乘經典外,其他兩部已被看作小乘經論或是賢聖的作品。《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禪祕要法經》、《思惟略要法》、《達摩多羅禪經》、《五門禪經要用法》、《治禪病祕要法》等諸經、在隋代以下的經錄,被視作小乘經論或是賢聖的作品。《觀佛三昧海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虛空藏菩薩經》、《觀無量壽佛經》、《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等,在隋代以下的經錄中,則被視為大乘經典。隋代以降的經錄中,除了《般舟三昧經》以及以觀為名六部經典被視為大乘外,《安般守意經》等其他本文所談的經典,皆被視作小乘經論或是賢聖的作品。
真歇清了充分發揮宋代曹洞宗擅于營建梵剎、經營寺院等家法與宗風,不僅將曹洞宗的弘法區域擴展江浙閩一帶,還培養了大量曹洞英才,建立了曹洞僧團發展所需的社會網路,對兩宋之際曹洞宗的發展居功至偉。鑒於真歇清了新材料的發現,以及當今學界對真歇清了的研究相對不足,此文竭盡所能地挖掘各種史料,對真歇清了的生平行履進行了細緻的考辨,並介紹新材料的情況,以期為學界提供研究真歇清了的基本背景,喚起學界對這樣一位重要禪師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