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顎先天缺失門齒的原因很多,遺傳為最主要因素,針對此類患者的矯正治療也因門齒比例的問題而有多樣化的治療方式。本篇調查自2000年7月至2005年12月於彰化基督教醫院接受矯正治療的患者共454位,下顎先天缺失門齒(含缺失中門齒及側門齒)的發生率及各類治療方式的佔率。調查顯示下顎先天缺失門齒者共24位,佔所有接受矯正治療患者的5.3%,其中男性7位佔29%,女性17位佔71%:缺失2顆下顎門齒者有13位,女性佔12位;缺失1顆下顎門齒者有10位,男女比例均等;缺失3顆下顎門齒者有1男性患者。治療方式上,缺失2顆下顎門齒者的矯正治療幾乎都以拔除上顎兩顆小臼齒並關閉所有空間為主;缺失1顆下顎門齒者的矯正治療則呈多樣化;缺失3顆下顎門齒者則留下假牙贗復的空間。
一般認為異常咬合以及心理壓力是引起顳顎功能障礙的兩項主要因素。本研究將探討顳顎功能障礙在青年人中的盛行率,以及與異常咬合、心理壓力人格的相關性。針對南部地區義守大學802名新生進行臨床檢查與問卷調查。口內的檢查包含牙周組識,齒列的擁擠程度,水平覆蓋(overjet),垂直覆蓋(overbite),中線,咬合分類及牙齒磨耗程度等。問卷題目包含,1.CESD憂鬱量表。2.TMD相關症狀問題。本研究顳示盛行率達72.8%。其中男性的盛行率69.6%,遠低於女性的盛行率78.0%,達統計學上的顳著差異(p=0.0093)。從咬合因素來看,中線偏移與顳顎功能障礙具有顳著相關(p=0.0115)。在心理因素方面,隨著憂鬱程度的提高,具有TMD症狀的比例也逐步上升,統計上呈現顳著的相關性(p=0.0002)。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內成年人二級第一分類異常咬合之齒列顏面形態的特徵。樣本採用二級第一分類異常咬合與正常咬合成年人各80名的測顱放射線圖。分析方式以單變項分析(Student's t-test)及多變項分析(Hotelling's T^2 test)。另外探討構成二級第一分類異常咬合的因素。綜合本研究結果得知:男性與女性成人二級第一分類異常咬合群齒列顏面形態,除了有大小不同,另外在整體的表現上也有性別的差異,因此就本研究樣本而言,存在兩性二形(dimorphism)的情況。
本研究針對80位安格氏二級第一分類合併深咬患者,以及80位一級咬合具正常覆咬者為對照組來進行顱顏齒顎形態分析。研究方法使用其側面測顱X光片,進行測量項目的Student's t-test,另外以2-wsy ANOVA來探討上下顎交角角度次分組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結果發現安格氏二級第一分類異常咬合合併深咬成年男性的角點角與下角點角顯著較小,成年女性的上角點角顯著較小,前顏面高度與前下顏面高度均較大;上下顎交角角度越大,則角點角、上角點角與下角點角就有顯著越大的情形;上顎前牙齒槽高度與下顎前牙齒槽高度均較大。
迷你植體錨定應用於各種狀況的矯正治療已有顯著的成效,包括雙顎前突、第二級或第三級咬合的改正、全牙弓擁擠的後退、後牙過度萌發、中線偏移、咬合平面傾斜、後牙錯咬的改正,都有極大的幫助。以住我們使用迷你骨釘主要用於最弦錨定後退(maximal retraction),極少用於前牙深咬(deep bite)的改善,主要是因為迷你骨釘在前牙區較易造成潰瘍及不適。本病例以迷你骨釘植入前牙區根尖下區域並改用關閉式術式,並延伸一段以.012英吋的結紮線彎成的掛勾,以彈性鏈圈(elastic chain)連結牙弓弧線(archwire)與結紮線彎成的掛勾,以提供門牙壓入(intrusion)所需之力量,結果在劉固月內即可有效改善深咬。本病例報告將探討植入部位與術式的修改。
前牙開咬為多種因素相互影響造成,包括先天顎骨垂直方向發育比例不佳、或遺傳性疾病,及後天環境,如牙齒萌發與齒槽骨生長的變異、神經肌肉組識生長的不協調、不良的口腔習慣等因素,增加矯正治療的難度及復發的機率。治療時依其成因、嚴重程度及介入時機,有許多方式,從改善不良習慣、牙齒移動、到複雜的正顎手術,都要經過審慎的評估與計劃。本報告提出一個安格氏二級異常咬合且前牙開咬的14歲女孩,藉拔除上、下顎四顆第一小臼齒,使用傳統固定矯正裝置,配合短期二級橡皮筋的運用,以齒性代償關閉前牙開咬,治療二級異常咬合,同時得到部份外觀的改善。
對於前牙開咬的病人而言,在垂直方向的控制是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部份。傳統的矯正裝置,不論是利用多環方形牙弓線矯正法,或是口外錨定裝置,對於成年人而言,都無法有效的將後牙壓入,因而開咬的改善往往以前牙突出的方式來達成。本病例為十九歲男性,其主訴期望改善前牙開咬的情形,而且希望以非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經診斷後發現患者為骨性三級異常咬合,前牙開咬,上下顎前牙排列不整。治療計畫乃藉由骨板作為絕對的錨定裝置,改善前牙開咬及三級異常咬合。我們先用固定矯正裝置改善牙齒排列,再利用彈力圈連接後牙與作為錨定裝置的骨板,將後牙壓入並關閉前牙開咬。治療後不論在顏面外觀及齒列咬合均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相較於骨釘,骨板不論在穩定度與位置的選擇性及調整性方面都較為優異,對於改善前牙開咬的病例而言,比起傳統治療開咬的矯正機轉更能夠達到理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