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153.221

職能治療學會雜誌/Journal of Taiw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刊名變更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復健的一個終極目標,乃是提高病患的功能度,以期他們日後能回到社會中成為獨立的個體。因此,在復健過程中一個良好的功能評估工具,對職能治療師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樣的工具必須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實用性,如此方能協助治療師評量病患的進步情形,並確定治療的有效性。過去二十年來美國復健領域中,已發展出多種功能評量工具。近幾年,已有較多研究者專注於這些工具的心理測量品質之研究,這個趨勢對整個復健界評估領域的發展將有極佳的助益。 本篇文章的目的乃在應用一個測量理論:羅序分析來探討功能評量工具的建構效度。希望由此應用之例子介紹此一方法於職能治療界,作為日後探索工具心理測量品質的另一種方式。 本研究共收集來自美國復健機構412個病患在LORS-Ⅲ評估工具之分數;包括入院與出院共有824個記錄。羅序分析結果顯示包含20個項目的LORS-Ⅲ共有二個建構內容:日常生活功能與溝通能力,結果並顯示二個量表的項目難度皆不夠,以致無法準確地測出各種程度病患的功能表現,特別是出院時病人由於功能進步,本工具更無法測及其最佳程度。 未來如何應用此種項目反應理論於工具發展的領域中,同時又能充分應用其所提供的優點,是值得職能治療師探討的。本文並討論了如何改進LORS-Ⅲ的幾項建議及未來類似研究之方向。

  • 期刊
  • OpenAcces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cultural differences affected children's performance on Beery's Developmental Test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VMI). The VMI, which was standardized in American and has been used widely to screen and to assess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 administrative method of the VMI is asking a child to copy 24 geometric forms as showed on the test booklet. As there is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ying geometric forms and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are orthographically-based. We hypothesized that Chinese children after six years ol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 to write would perform better than American counterparts on the VMI; Chinese children at 4 years of age without learning to write would perform very similar with their American counterparts on the VMI. The VMI was administered to 90 Chinese children in Taiwan, aged 4, 7 and 10 years. The scores of Chinese children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merican standardization sample for each age group. Results revealed that all groups of Chinese children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standardization sample of American childre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hildren on the VMI was also found to be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from American children (p<.05). Result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practices and genetic theor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implications: the assessments standardized in one culture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in other cultures. Further studies of standardization and validity of the VMI for Chinese population are necessary.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檢定柏格氏平衡量表應用於腦中風病人之信度及同時效度。受試者是41位腦中風病人,分別接受柏格氏平衡量表及動作評估量表中的行走能力的評估。 觀察者在一位施測者評估柏格氏平衡量表時同時計分,另一施測者則在一星期內對相同受試者評估柏格氏平街量表來求取施測者間信度;至於施測者內信度,則由同一施測者在一星期內對受試者評估兩次而得。 柏格氏平衡量表的總分與動作評估量表中的行走能力之間的高相關性(r(下標 s)=.81)驗證柏格氏平衡量表具有高度同時效度。主要施測者與觀察者之間的一致性相當高(ICC=.99),而不同施測者間的一致性中等(ICC=.70);同一施測者的兩次評估間一致性也很高(ICC=.86)。總體來說,本研究之結果支持柏格氏平衡量表適用於評估腦中風病人的平衡能力。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中風患者的壓力感受與因應行為,自我照顧能力、自我概念,以提供臨床工作者參考,幫助患者早日接受職能治療,克服身、心障礙,促進獨立性和生活品質。本研究者訪談一些職能治療師和患者,再設計和使用結構性的問卷,共使用六種問卷。本研究所得有效回收問卷-病患組共80名,正常組共27名。病患組之樣本來自台灣地區在醫院中接受職能治療之門診或住院病患,正常組之樣本則以隨機取樣的方式取得。 研究結果顯示,病患組在自我概念、自我照顧之得分較正常組低,且具統計學上有意義之差異;病患組在壓力感受之得分比正常組高,亦具統計學上之意義。此外,病患組之自我概念和日常生活功能之得分並未具統計學上有意義之相關性,未支持本研究之假說:中風患者之自我照顧與自我概念呈正相關。不過研究結果顯示中風患者壓力感受較強者,其自我概念和日常生活功能得分皆較低。 超過半數受試中風患者之壓力感覺依序為覺得身體活動不便、手無法活動自如、擔心會再次中風、搭來交通工具不便、無法從事以前的休閑娛樂、覺得身體感覺變差、無法從事以前的社交生活、心情苦悶、無法繼續工作、需依賴別人照顧日常起居、覺得自己是家人的負擔、使家庭氣氛受影響。而超過半數受試者因應方式依序為專心治病、尋求訊息和社會支持、伴病生活、對病主動因應及訂立計畫、訴諸天命無為哲學。 因此除身體上功能之恢復外,職能治療師應注意患者之心理社會問題,提供-綜合性治療計畫,以促進患者之生理、心理、社會功能,使其能早日獨立生活於社區中並享有好的生活品質。

  • 期刊
  • OpenAccess

在過去的二十幾年來,臨床推理是職能治療界人士越來越感興趣的一個領域,本文用系統化的方式來回顧職能治療在臨床推理方面的文獻,讓讀者能很清楚地瞭解職能治療師在臨床治療上的思考架構。近來,在職能治療界一個重要的兩年研究計畫-臨床推理研究-當中,研究者指出,在一般的治療過程當中,職能治療師通常會用三種不同方式的思考形式來解決病人之問題:用程式性推理來解決病人生理疾病上的問題;用互動式推理將病人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來瞭解與分析;用情境式推理來整合前兩種推理方式並為病人訂定一個未來想要達到的情況及目標,這三種推理方式被稱為“三路思考模式”。除了這三路思考模式之外,本文更將職能治療師對於外界醫療環境之影響的考量層面稱為“第四路思考”以構成一個更完善的架構。另外,這篇文章也將討論這個臨床推理架構對於職能治療界教育,臨床工作人員的成長,及學術研究上的意義。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是藉由哲學探究的形式,探討一個特屬於台灣職能治療專業倫理的兩難困境。台灣職能治療的專業教育一向是以英文教材傳授。隨著專業人數的逐漸增加,以及對社會大眾或病患教育的需求,翻譯英文教科書的需要性明顯而普遍地存在這個地區。然而,翻譯書籍的出版很可能會為這個專業帶來負面的衝擊,如:翻譯品質參差不齊、知識被不當地誤用或誤導讀者等。本文將列舉與此問題相關之各種人員的信念與立場,並引用生命倫理的原則,探討不同的抉擇為這些人員所造成的利益與損害,進而選擇適當的倫理思考學派之觀點,為此-專業的兩難困境提出理想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