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疲憊是患童於治療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症狀困擾之一,有效的將疲憊管理策略落實於臨床實務中,將可協助患童改善生活品質,其中,運動被認為是能夠有效緩解疲憊的方法之一。本專論針對癌症患童與疲憊、運動與癌症族群以及運動對癌性疲憊之成效等議題加以探討,以做為臨床醫護人員於臨床實務照護癌症病童之指引。
癌症相關疲憊在癌症病人治療過程中有很高的盛行率,70%-100%的病人於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生物治療中經歷疲憊的現象,疲憊不僅明顯的影響日常活動及角色扮演的能力,同時亦延緩治療時間、干擾生活品質及縮短存活時間。儘管如此,病人總是認為疲憊是治療和疾病所帶來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此問題的重要性,同時健康提供者也缺乏對疲憊的關注。有鑑於此,於病人化學治療期間,提供一個具臨床研究驗證的疲憊緩解措施則顯得非常重要。本文將介紹一個以常識模式的概念所發展能量保存活動處置措施,此能量保存活動處置是以一個以嚴謹的態度來教導個人執行能量的保存,其目的在於當個體面臨高度疲憊期間,能降低能量的耗損,平衡休息與活動,達到緩解疲憊之功效。期望此篇文獻有助於護理人員瞭解疲憊的型態、獲得處理及因應疲憊的知識,且設計處理疲憊問題的策略,以提昇病人生活品質。
疲憊是癌症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時常見及困擾的副作用,影響生活甚鉅。本文最主要的目的是運用Johnson自我調節理論為概念架構,設計一套化療相關疲憊之自我調節方案。Johnson自我調節理論已廣泛被應用於癌症照護上,此理論提供具體客觀的衛教,可有效幫助病患妥善的因應疾病或症狀困擾,其日常活動與情緒的干擾也因而得以舒緩。期望藉由此理論根基的介入措施建立,在未來進一步驗證此方案的成效,進而提供臨床護理人員能適時給予病患有效的衛教資訊,改善癌症患者的疲憊困擾,提昇其生活品質。
疲憊是肺癌病人化療期間常出現的症狀,但臨床上對它的關注並不多。多數的學者針對肺癌病人疲憊的研究多採橫斷式設計,無法看出疲憊的長期變化。本研究目的為追蹤肺癌病人由初診斷至六個化療療程結束後一個月,共八個時間點上的疲憊變化。以縱貫式研究設計,收集31位肺癌病人,使用一般疲憊量表作為利量工具。研究結果顯示:肺癌病人化療期間疲憊的長期變化,會隨著化學治療的進行,疲憊在每一次化療後會有一個短暫的偏高,並於下次化療前下降,但仍不會恢復至化療前的疲憊程度。本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瞭解肺癌病人疲憊的長期變化,協助臨床護理人員改變疲憊之處理策略,進而提升照護品質。
本研究為橫斷式相關性研究,目的為探討婦癌病患於化學治療期間症狀困擾程度與個人基本屬性、疾病特性、對化學治療認知程度之相關性,並了解病患希望獲得護理指導的方式。方法:以立意取樣於北部某醫學中心婦癌病房,共徵求90位病患的同意,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內容包括:症狀困擾、基本屬性、疾病特性、化學治療認知程度及護理指導需求等,並使用SPSS/Window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結果:1.症狀困擾以噁心、嘔吐最嚴重,性方面的影響得分最低;分居/離婚/喪偶者以疲倦、失眠較嚴重,且最需要心理支持。2.化學治療認知程度方面以知道定期門診追蹤的重要性得分最高,症狀處理方面,以對性方面的影響最不清楚。3.越清楚症狀處理,較易改善疲倦與失眠;但症狀如:便秘、腹瀉、口腔潰瘍、血小板降低及手腳麻等病患雖知道處理方法,卻仍無法獲得改善。4.護理指導方式偏好現場立即口頭護理指導、衛教單張的提供、依個別性提供定時持續追蹤等最為主要。結論:可作為婦癌病患接受化學治療住院期間、出院護理指導計畫及持續性護理照顧的參考,對分居/離婚/喪偶者尤其注重其心理支持之提供,並據此進一步探討婦女面對癌症時的相關議題。
化學治療藥物屬高危險性用藥,兼顧病人與工作人員之安全有其必要。本專案旨在建立一個安全的給藥環境,提昇化學治療給藥安全。針對某醫學中心口腔外科病房,以觀察法及問春調查法稽核護理人員執行化學治療給藥過程,確認主要問題為護理人員不知道有標準流程、單位未推行化學治療給藥護理標準、病房備藥空間受限、護理人員認為穿著防護裝備麻煩及護理人員過去經驗沒有一起核對也沒有發生錯誤。經實施在職教育、建立稽核制度及設置安全加藥環境等解決方案後,化學治療給藥安全達成率由30%提昇到92.5%,亦提昇護理人員對於化學治療的相關知識及技能,建立安全給藥環境。本專案可作為其他非腫瘤專科病房推廣化學治療給藥安全作業標準之參考。
本文敘述筆者協助一位23歲首次診斷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女性患者及其家屬適應首次化學治療的照護經驗。護理期間(2007年11月21日至2007年12月21日)以Gordon十一項功能評估為基礎,經由觀察、查閱病歷、會談及線上即時通訊等方式收集各項資料。發現個案有高危險性感染、舒適情況改變、焦慮及主要照顧者緊張之護理問題。筆者於照護期間以關懷及同理心的態度與個案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給予個案及家屬在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需求協助及支持,並且針對個案的需要適時提供衛教,以減輕個案及家屬的焦慮感,成功協助個案及家屬因應首次接受化學治療所面臨的症狀困擾,並能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疾病及後續治療。期望此照護經驗可提供護理人員更加了解首次接受化學治療病患及其主要照護者之需求及照護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