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66.98

護理雜誌/The Journal of Nursing

台灣護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消化道癌症病人因腸胃道腫瘤及其治療,使腸胃道功能不良,營養素吸收受阻,進而產生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會降低治療耐受性及生活品質,增加消化道癌症病人死亡率。本文透過文獻查證,統整消化道癌症病人營養不良相關因素、評估工具及營養不良的處置及照護。臨床照護中醫療照護人員宜盡早評估營養狀態,提供個別性營養照護,可提升治療效益及延長存活,本文期能提供護理人員臨床照護參考。

  • 期刊

臨床上,重症病人因治療上的需要或無法主動維持適當營養攝取,常需使用到鼻胃管灌食法來補充其營養與熱量。鼻胃管灌食法主要分為連續式灌食法、循環式灌食法、間歇式灌食法與批式灌食法四種,不同方式各有其適合的使用時機與優缺點。本文藉由回顧重點相關文獻,用以強化臨床醫護人員對重症病人鼻胃管灌食與營養照護的正確概念,提升重症照護品質。

  • 期刊

全球肥胖症及與其相關之合併症正不斷持續上升,減重手術已被確立為中重度肥胖病人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療方法。減重手術後病人因手術胃腸道解剖和生理改變,可能出現某些胃腸道症狀和蛋白質及微量營養素之缺乏,如:鐵、葉酸,維生素B1及B12等,然而,許多肥胖病人在減重手術前即存在著營養不足之問題,因而手術前的篩檢及微量營養素之補充是非常重要的,若未處理則常導致手術後營養缺乏更嚴重。均衡飲食是減重成功關鍵,因此,手術後病人應吃低熱量且富含蛋白質之食物,食物形態上應選擇大小和黏稠度適當之食物,並喝適量之液體,正確的飲食習慣,將使病人避免手術後的不適感及改善營養需求不足之現象。

  • 期刊

約有17.5%-50.5%的老年住民有營養不良與營養不良風險的健康問題,營養不良與老人的衰弱、肌少症、貧血、跌倒、罹病率與死亡率有關;因此,定期監測老年住民的營養狀態、及早介入營養照護措施,可以預防因營養不良所造成的失能與健保負擔。本文首先介紹老年住民營養不良的篩檢與診斷,然後分別說明老年住民的營養照護原則、特定健康問題老年住民的營養照護、脫水老年住民的營養照護與營養照護的行為-環境因素,最後論述老年住民在營養照護的挑戰與建議。

  • 期刊

背景:四技護理系產科護理實驗課宥於學分限制和時間的壓縮,若仍以傳統示教及回覆示教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練習產科技術到精熟,以致學生在實習之前技術操作生疏再加上不熟悉臨床情境,勢必無法提供一個安全的照護環境。目的:(一)探討四技護理系學生對於「產科護理學實驗」課程應用翻轉教學模式的學習知覺及成效;(二)探討運用翻轉教學模式於「產科護理學實驗」課程,遭遇之問題及解決的行動,以作為未來教學實施之參考。方法:行動研究為架構指引,以焦點團體和問卷收集學生對翻轉教室之看法。結果:從結果顯示學生對此教學策略有正面的回饋,尤其在不受時空限制得以反覆練習、融入臨床情境及對學習成效有正向的幫助。焦點團體分析共有四個主題,包括:有助提升自主學習、有助融入臨床情境、有助同儕相互學習及有助拉近師生距離。結論/實務應用:本研究呈現產科護理實驗課程翻轉教學模式之實際運作及學生的學習知覺,此教學方式讓師生有機會討論並練習護理技術,強化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和建立學生的學習驅動力。建議可將此創新教學策略運用於護理不同學制及不同科目中。

  • 期刊

背景:隨著人口高齡化,退化性關節炎病人逐漸增加,嚴重關節病變須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醫療院所壓縮住院天數,術後關節功能狀態與生活品質值得關切。目的:(1)追蹤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病人手術前後髖關節功能、下肢功能、與健康有關生活品質變化情形。(2)人口學基本資料與髖關節功能、下肢功能、與健康有關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方法:本研究採縱貫研究法,採方便取樣,共收案30位第一次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病人,於病人手術前、手術後2週、手術後6週、手術後3個月收集病人資料。結果:病人於手術後2週下肢功能與健康有關之生活品質均較手術前顯著較差(p < .05);手術後6週及3個月在髖關節功能、下肢功能、與健康有關之生活品質均較手術前顯著改善(p < .05)。男性病人在髖關節功能、下肢功能、與健康有關之生活品質較女性病人佳(p < .05);年紀輕者下肢功能較佳(p < .05);有工作者、與家人同住者在髖關節功能、下肢功能、與健康有關之生活品質比無工作者佳(p < .05)、獨居者佳(p < .05)。有無共病在髖關節功能、下肢功能、與健康有關之生活品質的得分均無顯著差異(p > .05)。結論:研究結果可做為臨床護理人員提供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病人術前及術後照護之參考。

  • 期刊

背景:衰弱不僅造成人體生理功能衰退,引發憂鬱產生,更因衰弱與憂鬱兩者會互相作用造成惡性循環,對身心帶來嚴重影響。此外,衰弱老人面臨活動力下降與人際關係解離,容易產生孤寂感,亦對健康造成威脅。目的:本研究藉由芳香療法之介入,探討其對日照中心衰弱老人之憂鬱情緒及孤寂感改善情形。方法:本研究為準實驗性研究設計,採前後測,收案對象為台北市六家日照中心82位衰弱老人。實驗組個案每週兩次進行芳香療法,每次30分鐘為期四週,研究者將以小組方式帶領實驗組個案執行薰衣草精油的自我按摩,按摩部位為臉部及手部,對照組則使用純基底油,其餘與實驗組相同。結果:日照中心老人憂鬱情緒與衰弱程度成正相關,經芳香療法介入後,實驗組憂鬱情緒及孤寂感較對照組顯著下降(p < .05)。結論:芳療介入有助於改善日照中心衰弱老人憂鬱情緒及孤寂感,且無不良反應發生。芳療未來可做為推展改善衰弱老人憂鬱及孤寂感之參考。

  • 期刊

背景:適當的流程改善可以有效提升醫療照護品質亦可增加病人滿意度。現況調查發現照護流程不完善導致個管師術前收案率低、病人入住時間過長、術前相關衛教認知不足、常規手術取消率高。目的:藉由病人流概念檢視整體照護流程進行改善及對策擬定,提升照護品質。解決方法:為提供完善照護流程,故擬定因應對策:(1)制定骨科個管師標準收案流程,以提高術前收案率;(2)建置關節置換專區將病人集中管理照護,以降低病人入住病室時間;(3)製作膝望護照、拍攝術前須知及居家環境準備影片和拍攝殺菌澡衛教影片,以提升病人術前衛教遵從性及降低手術排程取消率。結果:經改善後,個管師術前收案完成率由27.8%提升至84.6%;入住病室時間由73分鐘縮短至41分鐘;衛教遵從率由83.0%提升至100%;手術排程取消率由11.1%降至0%。結論:本專案運用病人流概念檢視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照護流程,藉由專案改善措施落實照護流程標準化,進而提升整體醫療照護品質。

  • 期刊

背景:疾病或是長期臥床導致病人需留置鼻胃管、尿管、氣切管(簡稱三管)與日俱增,正確照護才能維持管路原有功能;倘若照顧不當,使管路滑脫、阻塞、感染,嚴重可能引發敗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目的:提升主要照顧者對三管照護回覆示教之完整率,進而提升照護品質。解決方法:於2019年2月10日至3月31日期間查核主要照顧者對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照護回覆示教之完整率低,分別為42.5%、38%、58.3%,主要原因:(一)人員:溝通不良、忘記照護步驟、沒時間學、不敢做鼻胃管旋轉。(二)工具:衛教單張無圖示。(三)政策:缺乏標準、稽核。故製作創新實體衛教工具、多國語言三管照護影片及圖卡、導尿管固定束帶,以及主要照顧者三管照護回覆示教標準與稽核制度。結果:主要照顧者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照護回覆示教之完整率分別提升到97.3%、96.3%、95%。結論:藉由創新衛教輔助工具,病人出院後,主要照顧者無護理師在旁,亦可跟著影片完成正確照護步驟,達三管照護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