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45.114

漢學研究/Chinese Studies

漢學研究中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阮侃、嵇康「宅有無吉凶攝生四論」因篇幅巨大,論難間往返雜沓,難以豁顯,故深入詮解者鮮矣。四論以攝生為錨,拓延諸題。阮侃受王充影響甚深,以性命自然不可求,故言宅無吉凶,然阮侃本儒學大族,故嵇康以儒理論難,何以《易經》云「履信思順」?阮侃遂援「成性存存」,試圖彌合命定論下之破綻,是以命雖定仍須修身以俟命,而有信順成命之論。嵇康主相須之理,故言「幽明並濟」,使人而徵宅,宅亦成人,進而廣求異端,執「不甚有」之言、「不甚無」之,得合而一,兩不俱失,乃出有入無而超有無得兩可,兼周而上之,終湊泊於大通之理境。臻於此,吾人對嵇康養生觀不再止於〈養生論〉之立場,而有更全幅地照察,從養生到攝生,由攝生至助生。

  • 期刊

本文從「三品」的意義中考察國史系統「史傳」之成立,惟有置於傳統史書纂修脈絡中,方能釐清《金史》本傳與碑誌的文獻關係。元末編纂《金史》人物本傳乃以實錄為基礎,但不單純地採據原附小傳,還從中逐條剪輯相關人物史料,最後成果:一是附傳加實錄,在原有記述體系基礎上採摭實錄中有關傳主事跡的條目;二是將各實錄中某一人物的諸條記載整合,編出新的篇什;三是裁出簡短的人物事跡,遵從傳統正史體例框架,設立類傳,以體現金源一代社會風尚。據此,我們檢討《金史》本傳大量抄自或兼採元好問《中州集》等書的通行觀點,根據諸案例證明,《中州集》《金史》本傳應當共同源自實錄,兩者文字歧異和相合,正符合這種文獻傳抄邏輯。

  • 期刊

聶雙江(1486-1563)與黃久菴(1480-1544)都是王陽明(1472-1529)的第一代弟子,他們雖分屬浙中、江右王門,卻都主張「致知」為工夫,「格物」為效驗,跳脫長期以來關於「格物」工夫的爭論。這不但為陽明後學開出一條新途,在《大學》詮釋史上亦別具新義。然而,學界長期以來只注意到雙江的格物,對久菴的認識不夠充分,甚至沒有意識到兩人主張的相似性,並加以分析其異同。本文即為嘗試填補這個學術史上尚未受到足夠關注的重要環節。表面上看,二人均主張「立體以達用」,並強調「立體」的重要性,甚至取消了「格物」的工夫義,視之為「致知」的效驗。實則二人的差異更為顯著,簡言之,二人對於本體、體用關係、「致知」、「格物」等概念的定義和預設,均存在大小不一的落差,因此最終體現出來的「致知在格物」雖然都能解釋為「工夫→效驗」,但其運行的模式、指涉的對象、產生的成效並不相同,甚至他們想藉此解決的問題也不一樣。雙江試圖為良知的發用找到一個恆久穩固而可信賴的源頭;久菴則是想突顯本體的體用一源,及其落實於經驗世界的必須性。

  • 期刊

對《中庸》「中和」問題的研究,是朱子思想確立的重要里程碑,其中有複雜的觀念與細節,實不易掌握。面對這項難題,朝鮮學者嘗試用圖象的方式呈現他們的想法。例如李象靖採「據文製圖」的方式,依據已有的朱子文獻繪製出一幅〈心動靜圖〉。雖此圖是根據朱子的相關法所繪,但圖式中其實包含了他個人的研究心得,即解決朱子取《易》之卦意比況「已發、未發」,卻發生前後說法不一的問題。這個圖型,爾後受到學者們的高度重視,所以,郭俛宇特別向他的老師提出請教。於是其師李寒洲乃根據自己的看法,修訂了這幅圖式,主要是認為當以〈乾〉卦表示「已發」,而非〈艮〉卦,且於圖型中融入自己獨特的「心統性情」一觀點。但郭俛宇仍舊不滿意這個修正,他認為這樣猶未能充分表達由未發到已發的動態歷程以及「主靜」修養的重要性,是以,最終他也重新構築出另一幅自己的「中和」圖式。從這個研究,可以具體地看到朝鮮儒者「依圖立」的論理特點,意即透過概念語詞的擇取、圖象中位置的安置與調整,乃至圖型的重新繪製,以達到展示具象化的理論觀點之理效果;同時也可以看到他們對於朱子學說的釐清、補充與闡發。

  • 期刊

本文旨在探論西方宗教思維在中國現代小觀念變革中的推動意義。以周作人早期大量的小論述為起點,本文試圖析解周氏五四「言志」文學觀的源流結構。在具體操作上,本文首先追索青年周作人的宗教思維,如何與其小論述產生共構關係,從而介入其小觀念的構成。其次,重探周作人的「言志」論述,分梳他如何借鑑西方宗教精神資源,進行本土轉化,一則連結傳統詩學,二則導入基督教的人性結構,區分「人」的型態與「情感」模式,以此拓展晚清以來的小觀念。周作人作為從「晚清」進入「五四」的過渡型人物,以此為視角,或能在早期傳教士入華的視野下,持續推動其對漢語革新的意義。

  • 期刊

本文重述李金髮經歷,著重明其人際網絡與國民黨之互動關係,並分析其小中的「異國書寫」及「中國想像」。嘗試為目前李金髮研究,於其詩之外,另闢論述蹊徑。李金髮自海外返回中國後,觀察逐步走向愛國抗戰的路徑,可見其加入或親近國民黨的組織與行動中,為生活帶來某種程度上的保障。此外,抗戰中後期,在國民黨以「三民主義」為中心的「文藝政策」脈絡下,李金髮的小也展現出從「舊道德」中期待新中國的可能創作方向。本文首先,重述李金髮留學回國後之經歷,釐清李金髮的人際網絡,指出李金髮與國民黨及其文藝需求之互動關係;其次,討論其所作之異國戀愛小裡的「中國想像」,既寄託著海外青年的期待,卻又有著在封建文化之下產生桎梏與凝滯,以及經濟落後的狀態;最後,強調其小的官方意識展現,從三十年代具有明確的政治批判目標,到四十年代轉而展現中華民族與文化所蘊含的賡續之力,藉以呼應抗戰民族意識。

  • 期刊

漢譯佛典開場套語使用帶「與O+俱」套接式主題鏈相當頻繁。該語段以「與O+俱」小句接合動、靜兩個主題鏈:起首主題鏈是包含「與O+俱」小句所構成的順承語段;後接主題鏈則是由回指前句介詞賓語「O」的零形回指語作為主題,進而構成明語段。佛典中「與O+俱」的O有引進新主題的功能,連接起後接主題鏈,這是漢譯佛典獨有的特點。該結構的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梵、漢兩種語言類型差異,梵語採用形態作為句法關係的表達手段,漢語則以語序。落實翻譯層面,譯者採仿譯原典語序以於開篇樹立漢譯佛典文體風格。儘管如此,動、靜接合的敘述文體在先秦書面語已然存在,體現在此則個案中,因翻譯產生的信息組織方式不超出漢語既有小句合成模式。

  • 期刊

黃塗活版所是臺灣最早大量出版歌仔冊的印刷所,本文以該出版社為中心,往前探究該社與大陸出版的歌仔冊在語文上的異同,並與之後臺灣出版的歌仔冊相對比,以掌握歌仔冊在語文發展上的歷史脈絡。首先,界定歌仔冊語文發展的分期,接著以同時具有大陸和臺灣黃塗活版所出版的28本歌仔冊,進行歷時性的研究,並以此作為論述語文演變的基礎。觀察發現,大陸歌仔冊保留較多的官話詞彙,這些詞彙在黃塗本多改為相應的古漢語詞彙,少數改為閩華共通詞彙。大體上黃塗本參考、承襲大陸歌仔冊的情形非常嚴重,即使詞彙選用有不同,黃塗本也顯得非常保守,未見有明顯的本土化或口語化的痕跡。其次以「合」(kap/kah)、「共」(kāng)、「予」(hōo)等為例,探討其漢字書寫和語法功能的關係,我們發現大陸或黃塗本歌仔冊可能落在「共」統轄了單邊構式和對等連接構式,「合」統轄了協同構式和單邊構式的格局。另外,大陸和黃塗本歌仔冊完整保留了「乞」充當給予動詞、使役動詞和被動式中的施事標記三種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