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21.160

研考雙月刊

國家發展委員會,刊名變更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係從歷史發展脈絡,檢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在組織職能及實際運作經驗等層面,推動政府研究發展的實際成果與里程碑。並從政策研究推展國家發展之「創新」價值上,論述從研考會成立之初,依據「行政革新」需求所帶動之相關政府研發措施,體現「效率創新(efficiency innovation)」在我國轉型為現代化政府過程之功能;以及在面臨21世紀初期多元環境變遷時,藉由擴大社會發展政策研究量能,推動「維持創新(sustaining innovation)」以保持政府應對之活力。最後則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邁向成立國家發展委員會的進程,期望在社會發展政策全盤布局與精準定位的基礎工程建置上,精進政策研究,引領政府挑戰「破壞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創造國家新局。

  • 期刊

民主政治即民意政治,民意調查是透過科學的精神、態度與方法來探索民意的方式。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以下簡稱研考會)自創立以來,以優質政府治理推手自我定位,為積極及時探求民意,提供施政反饋為已任,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因應時代的需求,發揮民意調查的專業性與科學性。研考會從民國67年至民國87年間,計辦理16次全國性大型民意調查,採取面訪方式,蒐集民眾對政府施政或公共政策的滿意度;後自民國77年開始,針對突發性的社會問題或重大的施政事項,在兼顧準確與快速的考量下,由研考會自行規劃及設計問卷,委託民間民意調查公司進行電話訪問方式辦理;而後並為因應環境的需求,於民國89年10月成立民意調查中心,進一步提升蒐集民意之精確性及時效性。研考會數十年之努力,由百廢待舉而規模粗具,歷篳路藍縷而制度漸興,惟今而後仍將持續追求民意調查技術之精進,為擔任民意與政策之橋樑而努力。

  • 期刊

民主政治的本質在於政府能正視且有效地回應民眾需求,此不僅是行政效能的展現,更是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關鍵。為民服務品質一直以來是政府施政重點,在數十年的推動與努力下,我國政府整體服務品質已有大幅提升,但好還要求更好,力求政府服務品質再升級。因此,本文除回顧我國為民服務工作推動歷程並檢視策略之轉變外,亦從國外公共服務品質相關獎項經驗探討國際發展趨勢,經綜整研析後,進一步提出持續改善服務遞送方式、推動善用資通訊科技、積極推動法規鬆綁及形塑優質組織文化四大方向,供我國未來持續精進為民服務工作參考。

  • 期刊

世界各國政府面對日益艱鉅的國際環境,莫不盡力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強化政府的治理績效。良善治理的概念係由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理事會(UNESCAP)於2004年提出,嗣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於2007年提出良善治理應符合完善結構(well-designed structures)等7大要件,因此為順應全球化、永續發展趨勢,以及國內對於提升國家競爭力之期盼,行政院組織改造除需精確掌握未來國際發展趨勢,更應重視公、私部門間、政府與公民社會間之互動機制。組織改造絕對不只是機關數量的調整,更應呈現出職能調整與效能提升,本文將從立法面、組織架構及人力運用面、施政作為效能面,整體檢視現階段組織改造之推動成果,並探討相關策進作為及未來可能面對之挑戰。

  • 期刊

政府計畫管理體系概分為「機關施政績效管理」及「個案計畫績效管理」二主軸,彼此橫向關聯。機關施政績效管理部分,由各機關每年滾動檢討更新未來4年中程施政計畫,每年再據以規劃年度施政計畫,於年度結束後進行績效評估;個案計畫績效管理部分,即以「業務功能別」為主體之計畫,依其性質分為社會發展類、公共建設類、科技發展類中長程個案計畫,由各機關依施政需要研訂中長程個案計畫層報核定,機關後續即可依需求提報重要計畫年度先期作業及列入重要計畫項目爭取預算,接續即定期管制進度,年度結束後辦理考核。施政績效管理制度之實施成效為增設評鑑結果與民意監督之機制,體現人民有感;強化計畫與預算之連結性,提升政府績效表現;建置單一的系統平臺,以利資訊整合為機關。為因應行政院組織改造及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設立,未來將目前分散於研考會、經建會、工程會之計畫、管考、績效評核等體制、機制及流程等將重新整合規劃,以減少重複作業、簡化流程、提升品質及時效等進行規劃,並利用全觀型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所強調e化治理,透過資訊與通訊技術,整合政府施政計畫資訊系統,達成計畫管理之綜效,並透過施政績效資訊的公開透明,以求民主課責精神之實踐。

  • 期刊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之中長程個案計畫因涉及經費多、執行期間長,影響較深遠,廣受各界重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以下簡稱研考會)於97年為瞭解此類計畫推動成效,就院管制社會發展類中長程個案計畫執行一段期間後,選案辦理效益評估,期達到「強化效益評估對政策之影響力」及「提升同仁之評估能力」兩大目標。辦理方式係採機關與委託專業團隊共同合作,以多元評估工具就多重面向評估之策略,迄今共辦理17案,經分析辦理完竣之評估案,建議事項獲相關機關參採情形良好。惟相關作業與機制仍有精進空間,另時值政府組織改造之際,因應研考會將與經建會及部分工程會業務整併成立國家發展委員會,相關效益評估制度如何整併,亦有待進一步思考。

  • 期刊

我國將資訊科技運用於政府施政計畫管理,從民國85年倡議以來,歷經16年不斷發展、改進。100年更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將成立,行政院經建會、研考會、工程會等就施政計畫相關作業研商檢討更新資訊網,規劃建置「第二代政府計畫管理資訊網GPMnet 2.0」,較第一代(GPMnet)有相當幅度的變革,包括配合組改的流程改造、系統整合、下展作業層擴展計畫管理深度、介面友善優化、視覺化圖形儀表板、強化管理效率與支援決策品質、公開資訊一網通…等,無論是政府內部管理或外部之公開資訊,均呈現具體成果。本文就GPMnet 2.0之規劃與建置變革重點特予說明,同時回顧政府計畫管理的資訊化、網路化歷程,兼就計畫管理制度演變予以述明,因該二者實為相依相隨之一體,制度帶動資訊網之開發,以及資訊科技引領制度之變革,各階段均對政府計畫管理與施政效能產生不同的影響。此外,全球化下的世界仍不斷快速變化,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同時改變政府治理模式,各國政府治理挑戰日增,反映於施政計畫更為繁複。因之除秉持效能、公開透明、課責、公民參與的原則外,研考會持續規劃精進「計畫雲」,打造整合且專業精進的施政計畫管理與支援決策平臺,並強化資訊公開,促進政府效能躍升,亦將成為「政府資料開放(Open Data)」的一環。

  • 期刊

我國電子化政府自民國87年發展迄今,已經完成網路基礎建設、政府線上應用推廣及服務流程整合,成果豐碩。藉由推動電子化革新,我國政府服務方式自點的增加,推移到線的連接,未來更將朝向面的擴展;並且串聯基礎建設,整合中央與地方服務,依民眾與企業的思維角度整合創新應用,以「發展主動服務、創造優質生活」、「普及資訊服務、增進社會關懷」、「強化網路互動、擴大公民參與」為目標,建立社會的信賴與連結。期許未來能持續從民眾的角度提供主動、分眾與全程的電子化政府服務,並朝提供跨域優質服務、建構綠能共享環境及促進公平參與機會三大目標邁進,讓政府服務與民眾需求無縫接軌。

  • 期刊

在資訊通信科技(ICT)擴散過程中,隨著不同族群背景、地理區域差異及導入時間不同,產生了「數位落差」現象。隨著時代移轉,近年來已從「數位落差」陳述,轉變為更積極的「數位包容」(e-Inclusion)及「數位機會」(e-Opportunity),強調要創造為全民所共享之資訊社會,並透過更強而有利的公共政策方案,以減少特定群體之間的數位機會差異。我國為縮減數位落差的情況,提供民眾公平的數位機會,自民國91年起,陸續推動各項縮減數位落差政策,本文介紹我國推動縮減數位落差措施及成效,以及因應ICT應用的發展,推動相關創新試辦計畫,藉以開啟中高年齡民眾進入資訊社會的契機,讓民眾能享受網路帶來的便利,發掘e化的樂趣,進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數位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