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31.230

中外文學/CHUNG WAI LITERARY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129
0.129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中文 14
外文 5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這一篇論文爬梳日裔美國遷徙營(relocation camp)敘述的歷史,討論既存的遷徙營敘述,也試圖建立一個以創傷理論為核心的遷徙營敘述模式。論文主張不只將日美遷徙營視為一樁發生在過去的歷史事件,並將其視為一個歷史創傷:作為歷史事件,遷徙營有其發生的特定時空,敘述遷徙營是為了回到歷史過去以還原史實;作為歷史創傷,遷徙營記憶的「時間後延性」(temporal belatedness)則足以連繫不同時空,敘述遷徙營的重點也不再只是史實挖掘,而是透過不斷的歷史敘述與傳衍的過程,去延伸事件的衝擊力與渲染力。論文第一部分先勾勒出一個日美遷徙營的敘述史,了解遷徙營歷史在不同論述情境下被賦予的不同意義,並討論這些不同敘述模式帶來的論述意涵與侷限。接著,筆者援引拉卡柏(Dominick LaCapra)、卡露思(Cathy Caruth)、凱普蘭(E. Ann Kaplan)、以及班涅特(Jill Bennett)等學者對創傷結構與歷史書寫的見解,特別是創傷如何締造記憶時延的動能,思索創傷時間如何能被挪轉為有意義的文化批判時間,並藉此導引出一個敘述遷徙營的新模式。論文最後一部份從創傷跨界與時延的角度閱讀史塔吉(John Sturges)執導的《黑岩喋血記》(Bad Day at Black Rock; 1954),透過對日美遷徙營歷史一種創傷式的閱讀,探索遷徙營創傷效應穿越時間與族裔邊界的可能。

  • 期刊

這篇文章聚焦在越南難童與韓國養女的「回歸」敍事,以指出跨國親密關係的重組與替置乃是九○後亞美文學的重要關切。回家與尋母的故事不只突顯亞美主體想像家國的困境,同時也指向對於帝國歷史與亞洲現代性的批判與反省。借鏡美國西語裔學者對於「邊境」經驗與「混血」意識的討論,我試圖以「邊境混血」的概念來承接與翻譯「跨國性」,一方面藉以鬆動跨國主義的階級預設,另一方面強調親密關係之於跨國想像與實踐的重要性。在這裡,跨國性不僅指涉了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以及既有的跨國網路和行動,它更確切地指向親密關係的跨國破壞與生產。透過這樣的跨文化轉譯,我們可以建立起「帝國親密」這個批判概念來理解難童與養女的跨國經驗,並將亞美文學的論述焦點從文化認同與「肯認美國」轉向「亞/美關係」的批判性重構。我的基本論點是:亞美文學的「亞洲轉向」不該被看作是一種文明主義式的亞洲回歸、認同與擁抱。相反的,我們應該批判地將亞美文學的亞洲再現視為反省亞美社群與亞洲關係的契機與場域。在越南難童與韓國養女的回歸敍事裡,我們可以看見「回歸敍事」裡的帝國親密如何承載著愛恨交織的「亞/美關係」,以及邊境混血的批判意識如何突顯親密關係的地緣政治與種族邊界。更重要的,難童與養女苦澀卻幸運的跨國生命,不僅幫助我們掌握種族歧視與國族羞恥的連結,演繹「移民/異民、遺民/憶民」的辯證思考,它更敦促我們重新思索家國的意義,進而深入了解移民與帝國在亞洲現代性裡的關連。

  • 期刊

本文旨在討論陳映真作品中的基督教救贖思想,選擇〈賀大哥〉、〈山路〉、〈趙南棟〉三篇小說為研究文本。主要論證有三:1.鋪陳出這三篇小說的共同結構。2.論述三篇以「犧牲-封聖」之邏輯標榜人之崇高,從而建立陳映真式的「人格等級表」。3.更甚,本文將論證這三篇作品,個別隱藏著陳映真思想的祕密核心,即「快樂的罪行」的荒謬性,與陳映真的社會主義思想實則還是籠罩在基督教的彌賽亞歷史主義底下。本文之分析並非是一種標新立異或文本拆毀,僅是要論證出陳映真隱藏的罪觀與救贖精神,並說明陳映真思想的矛盾,及有時堅持意的牢結的令人匪夷不解之處。

  • 期刊

本篇論文擬從劇場空間的角度,探討當代表演作品中的觀演關係。本文的研究重點將不是文字劇本、不是角色塑造、也不是舞台設計或場面調度,而是一種存在於表演與觀眾之間的流動空間,以及此空間對劇場美學的影響、對觀眾研究的啟發。全文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把劇場視為如同祭儀一般的中介空間,第二是具有改變力量的對抗空間,第三是權力流動的你我之間,通過這三種角度的結合,並以「嘴塊特攻隊」(Gob Squad)和「背對背劇場」(Back to Back Theatre)的作品為代表例子,探討觀演關係對空間的感知與創造,如何生產出多層次空間,帶起視覺流動,成就了觀演關係作為劇場的深刻連結與其無盡的開放力量,並啟發了一條研究觀演關係的新實驗性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