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104.248

中外文學/CHUNG WAI LITERARY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114
0.114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中文 15
外文 5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在當代哲學思考中,「縐摺」乃是理論化歷史生成與世界流變的重要關鍵,不論是班雅明談論十九世紀物質文化的《拱廊街計畫》,或是法國哲學家德勒茲談論十七世紀歐洲巴洛克文化的《摺子》,皆以「縐摺」作為探討歷史哲學與主體化的基本概念。而如何通過此兩位理論家建構「歷史摺學」的概念,並以「時尚」作為此概念操作演練的核心,便是本篇論文最主要的企圖所在。本文將以1940年代殖民地台灣《本島婦人服の改善》計畫中「旗袍縐摺成洋裝」之歷史案例為理論思考出發點,嘗試鋪展「歷史摺學」與「時尚」的連結。全文由三個主要部份構成。第一部份為「歷史摺學」的理論建構,將從班雅明與德勒茲的縐摺理論出發,探討如何在「開摺形式」之差異區分(差分)中,尋覓「合摺行勢」之差異化微分運動(微分),以讓歷史成為「合摺,開摺,重摺」的縐摺運動本身。第二部份則嘗試爬梳20年代上海平直旗袍與巴黎直筒洋裝,如何在性別現代性作為縐摺之力的褶曲運動中,產生極大化身體速度與極小化性別差異的拓樸連結。第三部份則企圖以本文所開展出的時尚歷史摺學概念,與當前的中西服飾比較史與殖民現代性研究展開對話,進行後設性的反思與批判,並嘗試提出「中西合襞」的縐摺概念,以取代殖民現代性時尚論述中最為常見「中西合璧」的封閉套式,以期積極凸顯當代時尚研究以「拓樸思考」取代「類型思考」在美學、政治與理論上的迫切必要性。

  • 期刊

本文以劉大任袖珍小說為主要討論範圍。異域,兼表這些作品中思考的場景、起點與方式,由差異而形成對比,由對比而見出特性,由對比揣摩立場的游移與變化;回眸,則表思想活動時的回顧、反省性,或眷戀之故,或為了認清與再確認;中國,在回眸中,所見的故鄉,也是心情與文化的故鄉,以是為其作品中不斷回歸的主題。論者已夥,本文擇其尚未被深論的篇目和主題,並加有機的組織,分論四個子題,既與當代中國人處境息息相關,同時也是文化交涉時的衝擊點:科學與宗教、「中國/人,遺忘在美國/世界的邊緣」、閃爍在鬥爭中的人性光輝、文化型態之爭衡與和解。小說中有著對科學、宗教的反省與包容;雖描寫政治種種不堪,對政治、鬥爭的幻滅感,也同時呈現人性中不待教而自發性的善意;痛惜近代中國及中國人的屈辱和流浪姿態,描寫其邊緣與雜碎的實況,突顯文化主體的失落、及文化追逐下的集體遺忘;並從文化衝突的兩代、三代拔河,以及在文化優劣等爭衡中,能以交錯融合的方式和解,達至圓熟的境界。

  • 期刊

本文藉著對蔡明亮三部影片《天邊一朵雲》(2003)、《你那邊幾點》(2001)以及《黑眼圈》(2006)的文本分析和德勒茲的身體電影和時間-影像理論對話,針對影像、身體和時間之間的辯證與弔詭進行哲學和美學的思考,同時從電影操作實踐層面來探索身體電影和時間-影像種種形式實驗的可能性。蔡明亮不僅在三部電影中呈現了角色/職業非演員那疲憊等待的日常身體之影像時延(以及「之前」「之後」),亦把日常身體和儀式身體相互迴入的晶體影像,嵌入觀視與慾望的迴圈以及電影類型的揉雜互文,並往復於非歷時性時間的時叉、積層、和延展,以探索身體、時間、影像之種種可能關係。《天邊》的「媒介-身體」色情展演不僅是酷兒情慾操演,亦是把身體極度視聽情境化。「一場愛、三人做」以誇張怪誕的情境和影像構圖,透過一連串觀視、慾望、以及身體的置換,來諧仿親密關係之不可能以及身體的幻視/幻識情境性。《你那邊》則是藉著和楚浮電影的互文、去畛域的時間、以及身體和時間-影像之相互轉喻,往復於時間的積層和延展之間、來連結台北-巴黎的日常身體展演和蔡明亮-楚浮的影像記憶。《黑眼圈》則是把吉隆坡的歌劇院去畛域變成任意空間,呈現「一張床、三人睡」那兼具時延與介面,既為整體又能獨立存在的酷兒動情-影像,又經由小康和植物人的鏡淵關係與「我就是另一個人」的偽造敘事,來牽引那已然存在或發生於未然的世界-記憶與動情力。

  • 期刊

〈嬰寧〉與〈小美人魚〉的內容都改編自人妖戀傳說,就深層意義而言,更蘊含共同的問題意識。本文從性別、靈魂、溝通、合偶等四個面向進行比較,指出它們各自所提出的相同或相異的解決方式。一、人妖戀主角大都為男人與女妖,固然是男性中心社會的性愛想像,兩篇作品卻也獨具對女性處境與成長歷程的觀照。二、異類與人類結合為了追求靈魂的救贖,渴望將自身的動物性存在予以提升,是中西異類相同的目標。三、兩主角皆非以語言作為主要溝通工具,而是一以笑,一以舞,但外在環境條件的不同與所費心機的深淺構成其成敗之別。四、求偶故事可視為內心發展的象徵,但其中的三角關係蘊含特殊的對應結構,反映出人類對自然的恐懼,結局的不同則肇因於兩作品背後意識形態對異類接受程度的差異。

  • 期刊

rasa(梵文)是味、是味道、是汁液、是滋味、是美感、是情緒、是香料、是愛、是慾望、是本質、是精髓,是色香味的完美融合,是情緒的淬煉與呈現、是情感的感知與境界的提升;在此同時,rasa也是品味與賞味,是讀者或觀眾的鑑賞能力與本能反應,也是表演者與賞味者(或參與者)共同成就的境界。rasa是一個無法確切捕捉、翻譯的字,但它不僅是印度梵語詩學與美學之重要概念之一,更是古老梵語表演藝術經典論著《舞論》的理論核心。本論文把重點聚焦在表演藝術情感滋味的討論上。在進行的步驟上,論文首先檢視婆羅多在《舞論》裡建構、定義rasa的方式,並從歷史的角度探尋rasa在情感層面的意涵轉化昇華及超凡入聖的過程與秘方。本論文也會就表演者的表演實踐與觀眾的情感反應這兩個面向作深入的探討。最後本論文會進一步探究rasa所蘊育出來的表演藝術境界,並針對rasa的審美詮釋取向提出反思與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