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30.24

中外文學/CHUNG WAI LITERARY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114
0.114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中文 15
外文 5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在衛勒別克新近的小說《一座島嶼的可能性》中,他再一次的耍弄他對生存的曖昧態度,不但大肆的暴露愛情/性愛最終的虛無,甚至死亡的虛無,並經此呈現出一種由科技所造成漫無止境的末日景象。然而,衛氏批判後期資本主義體制不遺餘力,但似乎總缺臨門一腳。但若將另外兩本當代小說與之並置,則可揭露衛氏不足之所在乃是:無法感受到拉崗所言的「真實」或德勒茲所言的「生命」。這兩本小說其一是伊朗裔美籍作者瑞薩.內加勒斯坦尼所著的《風暴之書》,另一是台灣小說家駱以軍所著的《西夏旅館》。雖然這兩本小說有濃重的啟示錄氛圍,但兩者所呈現的黑色視界都不缺對救贖的暗示。它們雖因與「真實」或「生命」這人類存在根柢處的生猛能量遭遇,而衍生近似末日的預言,但兩者都經此而了悟到將「象徵」與「真實」、「人域」與「非人域」重予協商的必要。唯有積極的探勘及運用「真實」或「生命」才能讓人類遠離虛無主義,進而避免將這個雖非完美但仍絕無僅有的世界徹底毀滅。

  • 期刊

本文從拉岡的精神分析理論來研究楊德昌的整體電影創作,觀察他影片中的主體是如何欲望著現代性他者欲望的,而他者又是如何無法實現其社會象徵法則的。在楊德昌的電影中,決定了家庭或社會象徵秩序的現代性大他者往往變異為絕爽的他者,暴露出淫穢或暴力的面貌。楊德昌聚焦在對社會、教育與政治體制的批判上,揭示出它們的殘暴與荒誕。因此,總是有一個欲望的小它物顯露出(拉岡意義上的)真實層的鬼臉,引向象徵構築的崩坍。儘管現代性問題是楊德昌電影的永恆主題,他一直致力於呈現社會或文化現代性所陷入的困境。楊德昌常常試圖探索傳統儒家和現代性社會範式的關係,二者作為文化象徵層卻在當代社會面臨著嚴重的危機。那麼,楊德昌電影中的角色顯示出匱乏主體的面貌,在「穿越幻想」的過程中迫使我們直面內在生命的黑暗核心,對應於現代性象徵秩序的創傷性虛空。

  • 期刊

在後福特主義中,「新經濟」是一個建立在網絡與資訊科技上的意識型態論述。新經濟支持者宣稱,網絡與資訊科技能成就更多財富與幸福。在工作上,新經濟管理強調以網絡式的同儕平等取代官僚和階層;以社群主義的團體合作取代勞動分工,一舉打破勞動疏離。值得深究的是,大受歡迎的皮克斯電腦動畫公司可謂新經濟論述的最佳代言人。除了總裁凱特莫提出的管理論述與新經濟雜誌相互唱和,皮克斯也提倡同儕分享與工作即玩樂的辦公室文化,以滋養個人創造力。本文認為,以皮克斯身體力行新經濟管理的情況下,大部份的電影又以社群主義為主題,具體演示團隊合作的過程,應視皮克斯電影為一種新經濟美學。更重要的是,皮克斯的新經濟美學應透過新經濟傾斜的生產關係與網絡科技來分析。本文將專注在《怪獸電力公司》與《怪獸大學》兩部電影,以自我反身性來分析,批判新經濟的管理論述與網絡狂熱,解構新經濟所隱含的新自由主義勞動寓言。

  • 期刊

鹿野忠雄的《山、雲與蕃人》(1941)主要記錄鹿野1931年的台灣高山行旅,此部作品現在被認為是台灣現代自然書寫的傑作,於塵封一甲子後再度出版並譯為中文,見證台灣社會複雜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變化。對這部戰前作品的重新評價,反映了在地和全球社群對環境破壞的憂慮、公民社會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反省、台灣內部對召喚歷史記憶的努力、以及自然寫作者對生態問題的終極關懷。本論文從「自然」本身出發,探討鹿野文本中台灣自然的現代知識建構與美學表現,為了瞭解書中自然的各種細微理念,本論文將分兩大部分進行討論:日本帝國的科學發展與鹿野獨特的旅行書寫模式。第一部分討論台灣自然博物學的現代知識形成,與西方和日本的科學發展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著重在鹿野的自然中心思想與文本的美學分析,並探討這樣的思想和美學如何轉化甚至超越殖民者對台灣山林和原住民的「野蠻」想像。

  • 期刊

張愛玲與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創作、喜好與對母親的情感具有高度巧合,時賢不乏對兩人的比較論述。但如果要說明張愛玲閱讀照片時的「美感與神祕感」(李歐梵語)等美學與哲學意涵,惟有再對《對照記》與巴特的《明室》二書深入分析,方能釐清張愛玲閱讀照片時的感覺結構生成;尤其當《明室》提供了對相片具現象學式與邏輯式的閱讀方法。如果巴特《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par RolandBarthes)以圖像和照片詮釋自我生命,《對照記》則可視為「張愛玲論張愛玲」的一種欲望與行動。本文首先分析張愛玲在「自己看自己」的活動中,對於其多重陌生、艷異的「神情」和「擺姿勢」的各種解讀;其次則以「知面」與「刺點」討論張愛玲「看」背後的知識系統如何支撐她所注意的,關於衣服的細節。最後則回到張愛玲創作的美學風格,嘗試提出她「超人/凡人」、「瞬間/永恆」的對照美學,此種美學可連結張愛玲觀看照片所產生的死亡與永恆的時間感,亦是羅蘭.巴特觀看照片時,格外注重之處。

  • 期刊

西西發表於1975年的《我城》是香港文學中的經典,小說以城籍體現地方主體性,但西西在七十年代以前如何通過文學形塑「我城」的地方感,在既有研究中一直從缺。在1968年,西西曾發表一篇名為〈港島.我愛〉的短篇小說,是啟發自電影《廣島之戀》的作品。本文先借用現象學以意向性為地方本質的理論,闡述電影利用聲畫剪接反省現實的手法。本文認為,〈港島.我愛〉適取了電影以敘事聲音召喚地方歷史記憶的技巧,但更著重呈現主體意識經驗的過程。面對香港六十年代末的城市發展,小說敘事者召回了與親人共同生活的記憶,藉此以經驗「存有」作為地方意向,重新連結個人與空間的關係。小說並通過突顯此段記憶為一遷徙經驗,把昔日面對新生活空間的坦然延伸至當下,作為體認當下新城市空間的情感根據。小說以經驗「存有」作為地方意向,亦消解了舊有經驗的負面價值,回應著香港五十年代以來的集體社會經驗。小說藉戰後在港成長一代的南來生活經驗和情感,把發展中的城市體認為地方。這種建構本土意識的獨特手法,在香港文學發展史上具時代價值和代表性。